“数据+”“跨界+” 观察·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跃迁

央视网2025-11-23

央视网消息:2025广州国际车展正在举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的需求驱动下,不少跨国车企纷纷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新产品,同时加速与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开展本土化合作。

这家跨国车企自2024年广州国际车展上首发新能源概念车后,2025年再次首发全新SUV概念车。它的定义完全契合中国高质量发展新能能源汽车的理念,搭载800伏高压,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不仅如此,加速与中国本土化合作,是这家跨国车企全新的战略。

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表示,中国是奥迪全球战略布局中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他们与上汽集团合作采用了中德协同的研发模式,德国团队与中国本土团队紧密合作,将德国品质与安全标准,与中国数字生态实现无缝融合,让他们对品牌的未来充满信心。

美国福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之所以跨国车企加速与中国的合作,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有强大并且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表示,中国培养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至少有15年到20年的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非常好,这几年各个品牌新能源车的爆发,实际上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带来了首款搭载灵感源自F1赛车的电驱技术的纯电车型,这一技术极具行业突破性。这一举措传递了奔驰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继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也将继续在中国开展研发投入。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佟欧福表示,他们在中国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双引擎”创新研发中心,正在借助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科技生态,致力于进一步提高本地化程度,将新产品推向中国市场,携手中国伙伴一起树立新的行业标杆。大数据赋能 创造汽车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跨国车企加速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的同时,中国正在拓展汽车产业的新质生产要素。这其中,大数据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广州国际车展上,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正在重构汽车产业。

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表示,汽车不再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正在演变成为具有持续进化能力的“移动智能体”。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他们将人工智能的新技术融入到研、产、供、销、服的全流程中。

在上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建立的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汽车产业的“超级数据市场”,正在打破产业链上数据孤岛的问题。在这个空间里,集成了整车厂、零部件商、科研机构、保险公司等各方要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王耀表示,大家可以在基于整套数据隐私保护的要求的基础之上,完成数据的调用和使用。

举例来说,在智能驾驶保险领域,可信数据空间的应用成效显著。通过将消费者、主机厂与保险公司的数据连接起来,综合利用驾驶操作数据、车辆运行数据、智驾请求数据、人机交互数据等关键信息,实现了事故责任界定的完整闭环。

在重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风洞中心,专家们把大量真实风洞实测数据和电脑模拟数值数据进行整合,通过系统梳理和规范存储,打造出了AI能直接“读懂用透”的高质量数据集。这些核心数据支撑为车企数字化研发打通了关键环节,直接推动新车开发周期压缩近20%。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风洞中心副主任王庆洋介绍,风洞数据集已积累超过17000条风阻、风噪的数据,涵盖车身受力、气流分布、车内噪声等全维度指标,是目前业内空气动力垂直领域规模最大的数据集,帮助AI更加精准测算汽车风阻、风噪性能,提升车企开发效率。车企集中跨界进军机器人产业

当您在熟悉的场景中看到造型流畅的机器人熟练地为人类服务时,或许不会第一时间将其与汽车企业联系起来。然而,这正是当前汽车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生动缩影。在广东,不少车企正在凭借雄厚的产业链优势,进军机器人产业。

在广州黄村地铁站,一位由广汽集团研发的“新同事”正自如地为旅客提供指引与安检服务。

广汽集团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介绍,人形机器人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他们希望广汽的人形机器人能够进入到家庭,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在广东这片制造业创新的热土上,一场由车企引领的布局机器人产业正悄然发生。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这一个新的十年,中国的汽车产业里面相当部分的公司会转型成物理AI的公司,面向全球的聚具身智能的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仍主要处于研发攻关阶段。自动驾驶等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研发存在可借鉴性,但在产业链、产业生态方面存在本质区别。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秘书长宋晓刚表示,建议车企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前期论证,避免盲目扎堆入局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国图举办《中国记事(1912—1928)》新书分享会

2025-11-23

告别人眼检测 “5G+机器视觉系统”来袭

2025-11-23

透过重大工程拼图看经济发展澎湃“硬核”动力 百姓幸福生活

2025-11-23

33.78亿吨、3%,创新高!铁路货运“大动脉”畅通有力 成绩单“含金量”足

2025-11-23

区域能源交通向“绿”向“新” 多视角“数”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新成效

2025-11-23

破解运力紧张 黑土地秋粮运输按下“加速键”

2025-11-23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2025-11-23

资源直达基层 住建部: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2025-11-23

韧性、创新、稳定、开放 国内外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2025-11-23

适用多少国家?是否有施行期限?单方面免签政策常见问题解答

2025-11-23

韧性、创新、稳定、开放等成中国经济关键词

2025-11-23

“数据+”“跨界+” 观察·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跃迁

2025-11-23

影响力、规模化、提产能、降成本 透过关键词解码“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2025-11-23

中国经济增长科创“引擎”动力足 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形成独有“加速度”

2025-11-23

外资看好!中国产业发展新亮点频出 新消费崛起为经济增长注入新鲜动能

2025-11-23

安全提醒:驻留刚果(金)东部地区中国公民应立即撤离

2025-11-23

国际奥委会主席访华!新机“育”,来了→

2025-11-23

学习·知行丨历年“G20时刻” 习近平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2025-11-23

智慧运输!创新“组合拳”保障粮食运输“大动脉”智能、绿色、高效

2025-11-23

多轮驱动发力,1.5万亿元!低空经济增长强劲 向“规模化落地”跨越

2025-11-23

从“异地服务”到“特殊病照护” AI赋能参保人员“智”享长护险

2025-11-23

创新服务做好百姓有感“关键小事” 数据“畅”流支撑基层治理“智慧引擎”

2025-11-23

舌尖带动脚尖!“美食+”跨界出圈催生新消费 撬动文旅新增长点

2025-11-23

人气旺、消费热!“文学IP”创新表达尽显“年轻”姿态 燃动经济“新”热力

2025-11-23

视频丨再+1!西安—布达佩斯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顺利发车

2025-11-23

视频丨公积金轻松抵房租 新市民体会“北京温度”

2025-11-23

新雪季开启!影像见证中国滑雪“华丽转身”

2025-11-23

四川达州:只进一扇门 巧解万家忧

2025-11-23

创新业态释放“冬雪夏凉”资源优势新活力 “高端赛事+大众活动”添彩花样冰雪

2025-11-23

国产新片凭借各具特色创作未映先热 中国电影银幕“新”意满满

2025-11-23

“金果子”迸发致富大能量 “洋树种”本土化蝶变成百姓致富“聚宝盆”

2025-11-23

以色列空袭加沙致上百人死伤 哈马斯连发声明谴责

2025-11-23

越南近期洪水与山体滑坡已致90人死亡

2025-11-23

尼日利亚一学校300余名师生被不明身份武装人员绑架

2025-11-23

俄副外长:俄美元首再次会晤“仍在议程中”

2025-11-23

美国报告H5N5型禽流感致人死亡病例 据信为全球首例

202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