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 政府會進一步提升社區醫療及預防,包括透過「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平台」推出癌症篩查計劃,首段階先以試點形式推行乙型肝炎篩查。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28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癌症篩查計劃需以風險為本,必須用得其所,會針對高風險人士,並非人人都去驗,否則是浪費資源,而乙肝篩查會集中在1988年之前出生、沒有接受過相關疫苗注射的高風險群組,找出帶菌者後再進行癌症篩查。
盧寵茂指,慢性乙型肝炎是香港常見疾病,亦是導致肝硬化、肝癌及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的主要成因,透過「慢病共治平台」為較高風險人士提供乙肝篩查及持續管理,減輕公立醫院負擔。首階段乙型肝炎篩查亦會包括家人帶乙肝病毒的人士,「以往見過很多病人他們都說全家人都有(乙型肝炎),甚至有些是兄弟姐妹,因為乙肝引發的肝硬化、肝癌去世。」
《施政報告》提出,繼續鞏固香港在癌症研究及防控工作的領先地位,優化對癌症病人的服務。盧寵茂指,癌症是本港頭號殺手,每年有約1.萬人因癌症而離世,佔死亡人口四分一。隨著人口老化,相信有關病例會增加,但癌症並非絕症,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亦越來越高,5年存活率由過往四成多,增加至現時接近六成。
他續指,在控煙政策下,因吸煙導致的肺癌數字雖有減少,但非吸煙導致的肺腺癌不斷上升,婦女確診機會高,未來肺癌篩查會針對有關群組。
另外,公立醫院急症室新收費由明年1月1日起生效,由現時180元上調至400元,第一類危殆及第二類危急病人豁免收費。盧寵茂強調,香港不會有人因為經濟原因而得不到合適治療,特別是患有重症急症和危疾人士。政府亦會放寬費用減免機制門檻,增設全年收費上限,每人每年1萬元,適用於除了自費藥械外的所有收費項目,「這句說話,我真的可以說得很『口響』。我們很幸運,香港不會有人因為經濟原因得不到合適、需要的治療,特別是急症、重症、危疾方面,就算經濟能力怎樣差,我們的公營醫療給予一個安全網,確保他們得到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