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嚴鍇華)為了提升劏房戶的生活水平,加強他們的幸福感及對社區的歸屬感,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多個「社區客廳」項目,其中位於九龍城馬頭角的社區客廳今日(15日)開幕,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持馬頭角社區客廳開幕典禮,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九龍工作部部長祝小東,「愛。聯繫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創會主席、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嘉濤(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魏仕成等人。
陳國基致辭時指,特區政府視扶貧工作為民生大事,積極落實推行許多精準有效的措施。其中重點項目是透過社區客廳及各種配套設施,為居民開拓生活空間,提供各種支援和關愛共享的服務。而馬頭角社區客廳是今年開設的第5間個社區客廳,至今共有9個社區客廳啟用,全年可服務至少4000個家庭,超過61萬人次。
陳國基以三個「關」字形容社區客廳,第一是「關鍵」,社區客廳的成功是基於政商民三方合作模式,項目由特區政府牽頭,商界慷慨捐出場地,關愛基金提供營運資金,非政府組織負責日常營運服務,這種多方合作的模式打破了傳統思維,為香港的扶貧工作發揮了關鍵作用。
第二是「關懷」,社區客廳採用簡約但實用的開放式設計,空間可靈活調配,方便舉行不同活動,每項設施都極為貼心和窩心,展現對他們生活的關懷。第三是「關心」,社區客廳不僅提供硬件設施,工作團隊也提供功課輔導、生活資訊,以及服務轉介等,同時也會舉辦親子工作坊、興趣班及講座等,這些服務都充滿人情味,讓用戶感到被關心及尊重。
陳國基續指,社區客廳自從推出以來非常受用戶歡迎,不少用戶均表示這個計劃能切實幫助他們。他曾聽到用戶說,差不多每日都來社區客廳,每日約有三分之一時間在這裏,他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事,希望對方以後多點來社區客廳,讓劏房變成睡房。
他說,自從推出社區客廳以來,受到不少用戶歡迎,他聽到有用戶說,差不多每天也來社區客廳,每日花約三分之一時間在這裏,他認為是非常好的事,希望劏房戶只成為這些住戶的睡房。
李慧琼表示,從6月30日試營業至今,兩個半月已服務約1.5萬人次,共有390人登記成為會員,涵蓋146戶劏房家庭,成績令人鼓舞。她又以早前益豐大廈停電事件為例,指社區客廳在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事發當晚有超過1,000戶居民受影響,情況相當混亂和嚴峻,團隊商量後決定開放社區客廳,24小時提供休息、洗澡等服務,為居民提供臨時安置場所。在那段時間,每晚平均約有40位劏房居民在此過夜,日間也為益豐居民提供支援,每日服務高達200至500人次。
李慧琼續指,馬頭角社區客廳原為其議員辦事處,過去15年一直服務社區,如今辦事處轉型為社區客廳,對她來說別具意義。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