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讯社华盛顿|8月27日,据美联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允许60万名中国学生进入美国高校学习,这一政策转向引发其核心保守派阵营的激烈反对,凸显美国政府内部对华政策的矛盾信号。
特朗普声称此举将使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较目前的27万人增加一倍以上,并强调“这非常重要,我们会与中国和睦相处”。
然而,这一表态与其政府此前收紧签证审查、限制国际学生入学的政策形成鲜明反差。
美政策转向带来内部裂痕
特朗普的声明令保守派盟友措手不及。
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质疑该计划“服务于中共利益”,前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更直言“美国当前不应接纳外国学生”。
极右翼活动人士劳拉·卢默(Laura Loomer)甚至渲染“中国学生将取代美国人”的阴谋论。
面对质疑,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福克斯新闻辩护称,特朗普基于“理性经济视角”决策,若缺乏中国学生,美国15%的高校将面临破产。
数据反差下的政策矛盾
特朗普提出的60万目标与现状存在显著差距。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2023-2024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仅为27.7万人,较2019年峰值37.3万下降26%,且连续两年负增长。
这一下滑趋势与特朗普政府近年政策直接相关。
今年5月,国务卿鲁比奥宣布将“强力撤销”与中国共产党关联或攻读关键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的中国学生签证。
4月,全美88所高校无预警取消至少529名留学生签证,超三分之一为中国学生。
中方谴责美方政治化执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6日斥责美方“歧视性、政治化执法严重侵害中国公民权益”。
中国驻美使馆同日发布警示,揭露休斯敦乔治·布什洲际机场近期发生多起恶性事件:多名中国留学生遭无端盘查、电子设备被强制检查,甚至有人被拘禁逾80小时后遣返。
使馆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建议留学生避免经该机场入境。
留学环境不确定性加剧
尽管政治阻力重重,美国高校对中国学生的经济依赖不容忽视。
国际教育协会(NAFSA)分析显示,2023-2024学年国际学生为美贡献438亿美元,支持37.8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中国学生占比超三分之一。
特朗普本人26日在内阁会议上承认:“若失去这些学生,美国大学体系将崩溃——尤其是底层挣扎的高校。”
然而,其政策反复已加剧留学环境不确定性。今年硕士生签证审批明显延迟,多所高校因联邦拨款冻结被迫配合政府审查。
政策撕裂下的隐忧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陷入“经济理性”与“意识形态对抗”的两难。
一方面,美国需留学生填补财政缺口及STEM领域人才短缺(中国学生占全美工程类博士生的25%)。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受制于“技术安全”叙事及保守选民压力。
外交专家指出,美方既将中国学生工具化为“经济输血者”,又视其为“技术渗透威胁”,政策撕裂终将侵蚀中美人文交流根基。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