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陪写作业”了,让孩子喘口气吧

中华网2025-08-08

说来真是奇妙。

那天我在咖啡馆写稿,邻桌一个五岁小男孩正奋笔疾书,鼻子上还贴着一颗小恐龙贴纸。他妈坐对面,眉头紧锁,盯着他写,像在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手榴弹。

“不是这个‘日’!你写得像一根肠子挂在天上!”

小孩低着头不说话,嘴里鼓鼓的,不知是在哼歌还是在忍泪。我看了眼他手中的铅笔头,已经短得能当牙签用了。

我心里一沉,忽然意识到,这个场景太熟悉了。

不是别的地方,是我们所有童年的某个深水区,是一种被凝视、被打断、被替写、被误解的教育仪式。

而且更可怕的是,它还在一代代地复制。

再后来,我去写稿时总忍不住看看孩子的作业本进展如何。他的笔迹越来越涣散,写到后面已经像在用脚趾头写字。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我爸也盯着我做作业,甚至一度盯到我放弃治疗。

他说我是“三秒记忆的金鱼脑”,我说他是“带刀监工的唐僧嘴”,然后我们都被我妈骂了。

一、盯得越紧,学得越废

人类的专注力,像一只脾气极差的猫,你越想撸它,它越想挠你。

当一个孩子本来好不容易沉下心去算一道数学题,灵光一闪,几乎要和“分数通分”达成某种心灵契约时,家长一个眼神就过来了:“你是不是又做错了?”

哦豁,这个念头像被打断的梦一样,从此再也连不上了。

我朋友家小孩上初二,做化学作业时她爸总在旁边站着。不是因为他懂化学,而是因为他“有经验”,他对经验的定义就是“我能看到你出错的瞬间,并且立刻指出来”。

有一天小孩没忍住说:“爸,你这么盯着,我脑子像开着三个浏览器同时加载,一直卡顿。”

后来她爸不盯了,换成隔墙监听,结果孩子成绩更差。她爸气得说:“你是不是就喜欢没人看你!”

他女儿反问:“你写PPT时,领导坐你旁边盯着一句句改,你啥心情?”

沉默,持续一分钟。

再比如,我弟弟小时候学写作文,写了篇《我最敬佩的人》。他写他爸,说他工作辛苦,还教他做题。作文才三百字,他爸看完之后说:“用词不当,中心不明,结尾潦草,语病四处都是。”

我弟忍了忍,说:“那我改成写我妈行吗?”他爸愣了一下说:“你妈也没多大本事。”弟弟改了标题,写《我不敢敬佩的人》,从描写到对比,从事件到反思,一气呵成。老师看完说:“构思巧妙,讽刺有力,给你满分。”

他爸当晚气得没吃饭,说:“你这不是写我吗?”

我弟看了眼满分作文,幽幽道:“你不配被写进教材。”

道理很简单:盯着孩子写作业,不等于孩子会写出好作文;而让他有情绪、有体验、有表达的自由,才可能写出真东西。

二、你以为的偷懒,是孩子的自我保护

人不是机器,学习更不是搬砖。

当一个成年人需要午休、摸鱼、刷剧、看天花板,甚至需要对着猫发呆来恢复精神状态时,为什么孩子就必须像宇宙飞船那样24小时高强度运行?

而家长往往只看到他“趴在桌子上”,却忽略了他刚刚也在满头大汗地解决一道10分的压轴题。

很多父母容不下孩子“停一下”,总觉得“停”就是浪费、堕落、退步。

其实不是,人在任何学习过程里都需要“低谷修复”——这是大脑在整理、巩固、整合信息,不是怠惰,是生理需要。

就像我一个读书特别猛的表妹,连看《红楼梦》都能像高考备战一样做思维导图。有天她坐沙发上看动漫,她妈就暴怒:“你不是说复习历史吗?!”

她头都没抬:“不懂了吧,这是《鬼灭之刃》,我在研究封建家族制度。”

再比如,朋友家孩子学习一直中规中矩,不上不下。

有天他妈狠下心请了个“特训家教”,要求每天监督写作业,必须坐在旁边全程盯梢。三天后,孩子发现了“对抗机制”:写到一半假装肚子疼,钻厕所看漫画;被发现后就躲进衣柜睡觉;最离谱一次,他居然在晚饭时间边吃边喊:“我正在背诵圆周率!”

后来成绩还是没提上去,但倒是编出了好几个段子。

他妈怒吼:“你把全家当喜剧节目了是不是?”孩子一边嚼着饭,一边点头:“对,因为悲剧我已经演不动了。”

所以啊,一个孩子要是连“偷懒”都被否定,他还有什么空间去学习生活的节奏?

三、盯紧孩子,是伪努力

小学靠盯,可能短暂有效,因为题不难、知识浅、时间短;初中再盯,开始拉扯、对抗、冷战;到了高中,如果孩子没有“内驱力”,哪怕你蹲他书包里也拉不动成绩。

内驱力,说白了就是:我愿意学、我觉得学有用、我在学中能感到快乐或意义。

但是,父母若把所有精力放在“结果达成”上,孩子就会失去“过程享受”的机会;你替他担心一百分,他就再也不会为八十分感到高兴;你全权代劳做选择,他永远都不会发现“我也能为自己负责”。

比如,隔壁一个家长,为了逼孩子好好学,制定了“家庭军规”:早五点半起床,晚十一点睡觉,所有作业必须由她亲自过目签字。

结果孩子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勉强及格,数学刚过线,英语爆冷58。她崩溃大哭,问:“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孩子揉着眼睛,答:“我以为我就是来帮你完成你的焦虑任务清单的。”

她骂他冷血无情,他却耸肩说:“你爱我,不代表我爱学习。你怕输,不等于我怕挂科。”

所以啊,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孩子成绩不好,而是父母太怕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说到底,很多家长以为“监督”是关心,“盯梢”是爱,“批评”是负责,其实在孩子眼里,那些眼神是压迫,那些打断是羞辱,那些期待是枷锁。

你可以适当提醒,但不能剥夺选择;你可以鼓励努力,但别扭曲失败;你可以告诉他你在意他的学习,但更应该让他知道:你更在意他的情绪、自尊和人生的主动感。

毕竟,成绩是冰冷的,关系是热的;成绩是瞬间的,性格是永远的。你养的不是会考试的机器,是一个活人,是一个未来要走出你家门的、有选择权的成年人。

让他有机会决定自己的步伐,才能真正走出远方。

你们说呢?

美国7月份通胀压力持续

2025-08-13

韩国检方将于14日对前第一夫人金建希进行传唤调查

2025-08-13

拒绝配合特朗普政府清理行动的华盛顿特区无家可归者可能面临监禁

2025-08-13

特朗普将与泽连斯基和欧洲盟友举行线上会议

2025-08-13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

2025-08-13

买过这款无印良品铜锣烧的消费者注意 可能混有异物

2025-08-13

印度拉贾斯坦邦发生交通事故 已致至少10人死亡

2025-08-13

印度总理莫迪或将9月同特朗普会晤

2025-08-13

印度拉贾斯坦邦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至少11人死亡

2025-08-13

全運會首批次門票8·28起開售 票價最平30元最貴800元人民幣

2025-08-13

酷熱天氣警告生效 今日氣溫可高達35度或以上

2025-08-13

城巴開6條特別路線 配合鄧紫棋啟德演唱會

2025-08-13

懷未足月雙胞胎孕婦急性主動脈撕裂 中大威院跨專科團隊成功救治保三命

2025-08-13

本月中旬啟德5場鄧紫棋演唱會 本地及跨境運輸加強服務

2025-08-13

跑馬地升降台急墜 六旬工人腰腳受傷送院

2025-08-13

十五運會一平台三地購票實名制 香港賽區每訂單限購6張

2025-08-13

母子雙屍命案|涉弒母殺弟女被告留院缺席聆訊 押後8.18再訊

2025-08-13

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票價親民 香港賽區門票最低$22

2025-08-13

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逐质向新

2025-08-13

绿墨泼染中华大地 我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2025-08-13

广东高州市水利民生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8-13

释放“蓝色粮仓”潜力,山东将从这三方面发力

2025-08-13

抬头见蓝、沃土生金 美丽中国的颜值藏不住了

2025-08-13

中国平安回应停发月保费收入数据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也已停发

2025-08-13

为何不再披露月保费收入?中国平安回应:公司更注重价值指标 而非规模指标

2025-08-13

宜家母公司出售荟聚购物中心 泰康人寿领投并购基金

2025-08-13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 指导各金融监管局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

2025-08-13

央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引导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2025-08-13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防范消费贷贴息资金套取挪用风险

2025-08-13

全球销售额TOP50药品洗牌(附排名)

2025-08-13

爆雷!停产、停售!这一中药注射剂龙头,为何频繁“塌房”?

2025-08-13

电影《爱的暂停键》特别放映 女主角惊喜现身分享女性力量

2025-08-13

“追”到武汉!暑期唯一动作犯罪电影《捕风追影》路演获赞“从头爽到尾”

2025-08-13

《轻于鸿毛》角色特辑海报双发 宋佳佟丽娅辣姐遇甜姐爆笑也爆料

2025-08-13

喜剧电影《奇遇》路演“穿越”至成都 贾冰携主创与观众解锁麻辣欢乐局

2025-08-13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逐质向新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