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高州市以水毁修复筑牢安全底线,以水网建设激活发展动能,以河长制绘就生态画卷,交出了一份“安澜惠民、兴水润城”的亮眼答卷。
去年盛夏,南塘镇罗村水闸三孔闸门横跨河道,过流总宽达12米的崭新结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以前汛期总担心农田被淹,现在水闸重建后,灌溉排涝都踏实了!”村民李伯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心声。
“我们把‘关键小事’办成‘民生大事’。”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修复水毁点位508处,恢复灌溉面积超8万亩,惠及27个镇街群众。这项被列入省重点项目的工程,更以100%的国债支付率彰显“高州速度”。
锚定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定位,高州实施“三大水网+”战略。尤为亮眼的是,根子河碧道投资4244万元打造的7.4公里“三色廊道”,串联起贡园、荔枝博览馆等文旅地标,成为茂名“精彩100里”示范段。游客漫步亲水平台时,既能感受“一江碧水映浮山”的诗意,又能体验“千年荔乡”的文化魅力。
鉴江碧道南塘镇段。
清晨的河畔,河长带领“护水联盟”志愿者清理漂浮物的身影已成常态。这种“领导带头、全民参与”的治水模式,正是高州河湖长制蝉联6年优秀的“密码”。通过“三个率先”举措,高州实现河湖治理蝶变。
机制创新。建立“第三方统管+河湖管护员”体系,2025年累计巡河3.95万次,整改问题329个,清理河道846公里、漂浮物6248吨;“护水联盟”发动4600余名党员群众清淤农田沟渠274公里。省考、国考断面水质100%达标,水清岸绿的“鉴江印象带”正成为茂名治水新名片。
流域共治。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河长+检察长”联合执法破解整治难题,整改突出问题146宗,曹江河、鸡公河等重点流域水质稳定达标;鸡公河(分界镇段)碧带建设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绿美碧带建设项目。
文化融合。打造鉴江印象带等幸福河湖样板,建成“安澜、生态、智慧”的多功能生态廊道,省水利厅专项补助8000万元支持曹江河项目建设。
在泗水河分界镇段,4.7公里碧道将储良母树公园与杏花村串珠成链。村民陈大姐笑着说:“现在河边成了网红打卡点,我们的龙眼都卖得更好了!”这种“水生态+乡村振兴”的实践,入选2024年省级绿美碧带建设项目。
作者:官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