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新活力 渔业增效益——辽宁省开展增殖放流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7-29

7月9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小坞渔港迎来了一场别样的“海洋派对”。一艘艘满载褐牙鲆鱼苗的货车鱼贯而入,为这片即将迎接新生命的水域带来勃勃生机。在渔港码头,当地渔民代表们全程参与监督,他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丰收的景象。

图为工作人员在葫芦岛牙鲆放流前进行抽样验收。

省市县三级渔业行政、技术推广、科研和执法部门的验收人员,则一丝不苟地忙碌着。在现场进行验收工作的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队长郭维宇向记者介绍:“葫芦岛市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有效恢复和增加了渔业资源、增加渔民收入。在放流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对鱼苗进行抽样、计数,确保每一尾都健康合格。”

经过质量检测和产地检疫的牙鲆鱼苗被小心翼翼地装船,它们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当船抵达指定海域,一袋袋鱼苗被轻轻投入湛蓝大海,如同播撒希望的种子。随着这批鱼苗的入海,2025年辽宁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主要海水品种工作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精心人工培育的鱼苗,被重新放归它们本该属于的广阔天地,旨在恢复自然的种群数量,改善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增殖放流不仅仅是一项生态修复工程,更是一项惠及民生、兼顾资源养护、生态修复与渔民增收的“多赢”举措,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始终坚持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并举的增殖放流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和目标定位,不断探索创新,让渔业增殖放流为海洋生态带来新的活力。

率先开展增殖放流,从单一品种到规模化、规范化

辽宁省作为中国版图上最北端的沿海省份,同时也是重要的渔业大省,在守护海洋资源方面,早已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四十年前的1985年,辽宁便率先吹响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号角。他们选择的对象是中国对虾,规模也相对有限,每年约2-3亿尾,主要集中在黄海北部。

随着渔业资源衰退问题加剧,辽宁省逐步扩大放流范围和品种。1998年,省内葫芦岛市首次开展增殖放流,涉及中国对虾、褐牙鲆等多个品种,此后全省各市陆续拓展放流物种,涵盖鱼、虾、蟹、贝、蜇、沙蚕等六大类。放流区域从黄海北部扩展至辽东湾及全省近海、内陆公共流域和大型水库,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的放流格局。

中国对虾是辽宁渔业增殖放流的重要大宗品种。其生长迅速,肉质鲜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多年来,辽宁持续对中国对虾进行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高达1:9左右。通过持续放流,中国对虾种群得以恢复,“虾汛”重新出现,不仅带动了捕捞、加工等产业链发展,还通过摄食浮游生物等实现“生物滤水”功能,改善水域生态。

今年在辽宁省各级渔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覆盖全省沿海(不含大连)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和褐牙鲆三大品种投放入海达到33亿尾,不仅超额完成中央财政增殖放流计划,更像是给辽阔的海域注入了澎湃的生命力。

三疣梭子蟹是辽宁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辽宁在近海渔场进行三疣梭子蟹放流,投入产出比达到1:10左右,为近海捕捞渔民人均每年增收约2000元,效益显著。

这份效益,渔民老李感受最深。他来自东港市的一个渔村,提起三疣梭子蟹放流,他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省里开展放流后,每年开海都见效果!一网下去,最大的梭子蟹能有半斤重,批发商都抢着要。没有增殖放流,哪有我们的‘渔满仓’?现在啊,我那小船忙不过来,还得雇两个村民来帮忙呢!”老李的“渔满仓”,正是增殖放流带来的最生动的注脚。

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于立宏介绍,为做好今年的渔业增殖放流工作,辽宁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技术和人员优势,中心主要领导带头抓,详细制定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协调中心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组织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工作。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牢牢把住招标采购、苗种质量、验收入海的三个关键环节,全过程进行细致计划和监管,行业专家全程开展技术指导,实现了增殖放流全过程科学规范。

区域特色增殖规模扩大,有效恢复海洋渔业资源

在今年的增殖放流中,辽宁区域特色增殖规模达到1.1亿尾(粒),超出计划投放数量。利用省财政资金重点在沿海的葫芦岛投放半滑舌鳎、在营口投放大竹蛏、在丹东投放红鳍东方鲀等区域特色品种。

葫芦岛市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起步早、发展迅速。自1998年首次开展资源增殖放流以来,开辟辽宁省三疣梭子蟹、梭鱼、褐牙鲆、半滑舌鳎4个品种放流先河并沿用至今。葫芦岛市已连续28年开展日本对虾放流,先后5次代表辽宁省承办农业农村部增殖放流启动仪式。累计投入资金13081万元、放流苗种105.28亿单位,增加渔民收入31.6亿元。目前已从大宗品种放流数量、资金投入的稳步提高,向着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品种放流方向同步发展前进。

大竹蛏曾是辽宁海域标志性的土著滩涂贝类,个体肥大,足部肌肉发达,味道极为鲜美,具备极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同时还是优质的碳汇生物。但由于长期过度依赖采捕野生资源,未对育苗亲体进行系统人工培育与遗传改良,到2000年左右,其在辽东湾和黄海北部的生物量已近枯竭。

为改变这一现状,辽宁省积极开展大竹蛏苗种繁育及增殖技术科研攻关。在大竹蛏繁殖生物学和增养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建立了亲贝暂养和催产技术,亲贝暂养成活率大于 85%,受精卵孵化率高于 90%,增殖回捕率超过10%,建立了大竹蛏苗种规模化繁育和增殖技术体系。

自2010年起,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连续多年在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地进行大竹蛏的增殖放流,共投放壳长 0.5cm 以上的大竹蛏人工苗种超过5亿枚,创造直接产值3亿元以上。

红鳍东方鲀是东港市的标志性渔业品种,依托当地93.3公里海岸线、12万余亩海水养殖池塘及清洁的海域环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核心产业。东港市作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养殖基地,其产出的红鳍东方鲀因品质优良,主要供应日本、韩国市场,在国际市场具有显著竞争力。

从2009年开始,丹东市连续15年开展红鳍东方鲀增殖放流,累计放流鱼苗0.15亿尾。通过持续放流,东港市河鲀资源得到明显恢复,实现了种群保护与资源利用。

守护“蓝色粮仓”,铺就渔民增收路

渔业增殖放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有效举措。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周遵春院长向记者介绍,增殖放流对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投放适宜的苗种,可以增加水域中的生物量,优化生物群落结构,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多年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为1:11以上,通过增殖渔业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镇农民孙建,多年来从事野生河蟹捕捞。在河蟹放流之前,他每年在辽河里的野生河蟹捕捞量仅350公斤左右。随着盘锦持续开展河蟹增殖放流,自然水域中河蟹数量稳步恢复。

如今,他每年的捕捞量已增加到2500公斤,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孙建感慨地说:“这几年河里的螃蟹明显多了,我的收入翻了好几倍,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从2010年起,盘锦每年都向全市以及整个辽河水域放流人工蟹苗,有效补充了河蟹野生资源,为近万户群众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助力渔民增收和乡村振兴。2025年 6月,盘锦市在辽河流域开展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增殖放流验收工作,验收合格的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6800多万只。

盘锦河蟹是辽宁的重要特产,通过增殖放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殖放流补充了渔业资源种群,随着中华绒螯蟹种群数量的增加,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更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促进了整个水生生物群落的稳定和发展,有助于维持水域生态平衡。

蟹种品质提升,通过放流野养活动,提纯复壮了河蟹的品质,解决了河蟹品种退化、个体偏小的问题,恢复了“棒打野鸡瓢舀鱼,螃蟹爬到饭锅里”的生态景象,实现“有水就有蟹”的生态目标。

今年,辽宁计划增殖放流包括鱼、虾、蟹、贝、蜇等10多个品种,随着海水品种增殖放流的全面展开,鲢、鳙、中华绒螯蟹、细鳞鲑、刀鲚等淡水品种也将陆续投放到江河等公共水域。通过渔业增殖放流,能够更好地引起广大民众对水域生态保护的重视,进一步增强生态意识,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多项新规8月起实施!事关黄金珠宝、网络安全、旅游等

2025-07-31

涉及电池、续航等关键问题 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测试结果如何?

2025-07-31

贵阳观山湖站前单元地块修正公示 用地微增0.04公顷指标不变

2025-07-31

26省市启动5000亿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 下半年发行提速助力市场企稳

2025-07-31

俄军单日发动159次交火 乌军击退多方攻势

2025-07-31

美参议员称特朗普将对俄能源买家征关税 俄方回应制裁“免疫”

2025-07-31

科創明Teen | 從網課自學編程到國際金獎!19歲港青自研AI助視障人士輕鬆購物

2025-07-31

城市更新扛鼎房地产转型 政治局会议22字定调高质量推进

2025-07-31

特朗普关税大限临近 多国贸易框架浮出水面

2025-07-31

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7-31

暴雨黄色预警:安徽中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2025-07-31

吉林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2025-07-31

余宏获批担任友邦人寿总经理,曾掌舵平安人寿7年半

2025-07-31

官方通报“树林发现药品”:系村民丢弃的死者遗物

2025-07-31

结合基孔肯雅热防控形势 佛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2025-07-31

中央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传递多重有力信号

2025-07-31

民政部:2024年共支出儿童福利资金120.4亿元

2025-07-31

民政部:2024年全国共支出老年福利资金489.4亿元

2025-07-31

民政部:2024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10.6万对

2025-07-31

关注山西天镇客车失联救援:已发现10名失联人员 均已遇难

2025-07-31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

2025-07-31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力做好关键期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2025-07-31

台风“竹节草”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再次登陆

2025-07-31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

2025-07-31

税务部门曝光4起涉税中介违法违规相关案件

2025-07-31

美国对伊朗实施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制裁

2025-07-3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运物资支持北京、天津等地做好救灾工作

2025-07-31

首五月50間家辦搶灘香港!財庫局:研優化稅制增吸引力

2025-07-31

A股融资余额创逾十年新高 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新高

2025-07-31

上半年全国共处分纪检监察干部1666人

2025-07-31

暴雨+台风双预警 多地将有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5-07-31

淮河防总、淮委启动里下河区、新沂河区和山东半岛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2025-07-31

海浪橙色、风暴潮蓝色警报发布 上海近岸海域将有3到5米巨浪

2025-07-31

台风“竹节草”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再次登陆

2025-07-31

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高压直流开关设备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2025-07-31

活力中国调研行 | 从雪豹“凌小蛰”的重生看野生动物保护新突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