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在利率下行与监管政策双重驱动下,公用事业板块正成为长期资金竞逐的核心阵地,又有险资举牌江南水务(601199.SH)。
7月3日,利安人寿披露的举牌信息公告显示,其于7月1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江南水务股份至总股本的5.03%,触发举牌。这使其成为近两年内继长城人寿之后,第二家举牌这家水务龙头企业的险资机构。当日,江南水务股价涨2.08%,报收于5.41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举牌前,利安人寿管理层进行了调整。6月11日,曾掌舵利安人寿投资部门的严维金正式履新该公司总裁。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复合型管理背景或进一步强化公司权益投资动能。
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已达19次,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成为主要标的。反映险资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寻求稳健收益的配置逻辑。随着监管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股票投资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公用事业等优质资产或迎来更多增量资金。
就有关问题,时代财经致电利安人寿,但截至发稿未获接听。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向时代财经指出,保险资金等中长线资金若要获取未来7-10年的稳定收益,其选股的逻辑为在高股息筛选标准基础上,叠加ROE比较稳定、商业模式稳定、股息以及分红率可持续等条件。按此思路筛选出的银行、通信、公用事业等板块,因兼具上述特征,成为中长线资金的优选方向。
险资加码长三角水务龙头,近两年江南水务获两家机构举牌
在险资加速布局权益市场的背景下,江南水务在近两年内第二次迎来保险机构举牌。
利安人寿公告显示,参与此次举牌交易后,累计持有江南水务4699.54万股,持股比例由4.91%增至5.03%,触发举牌线。以江南水务7月1日收盘价5.3元计算,利安人寿持股市值达2.49亿元,占其上季度末总资产比重的0.2%。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举牌恰逢利安人寿管理层调整完成。利安人寿6月27日发布公告显示,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江苏金融监管局核准,公司于2025年6月11日聘任严维金为利安人寿总裁。
履历资料显示,严维金于1971年出生,自2011年以来,先后担任过利安人寿副总裁、首席信息官、首席风险官等职务,2024年12月起更同时任利安人寿临时负责人兼首席信息官、首席投资官等多重角色。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指出,严维金其此前兼任利安人寿首席投资官的经历或影响该公司投资策略走向。
上述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指出,利安人寿举牌动作与近年来险资持续加码公用事业板块的趋势高度契合。江南水务作为长三角地区老牌水务企业,业务涵盖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及水处理技术咨询,其稳定的现金流和抗周期属性成为吸引长期资金的关键。
江南水务7月2日公告显示,利安人寿此次增持资金为自有资金,主要基于资产配置需求及对江南水务价值的认可,未来12个月内利安人寿不排除继续增持的可能性。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利安人寿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205.6亿元,占上季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6.29%,尚存较大配置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除利安人寿外,近两年江南水务还遭其他险企举牌。此前长城人寿通过多次增持,于2024年5月举牌江南水务,并提名一名董事参与江南水务治理。截止今年一季度末,长城人寿持有江南水务6.38%股份,。此外,长城人寿还于今年2月同步举牌中国水务(00855.HK)。
孟磊表示,在无风险收益率及AA级债券、城投债、企业债收益率分别大幅下行背景下,保险公司等长期投资者想要7-10年期稳定股息标的,今年需精选高股息标的,从ROE、基本面稳定性及中长线投资逻辑看,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最优。这类公司兼具高 ROE、强稳定性及持续高分红特征,有望吸引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险资年内举牌19次,银行、公用事业很吸金
利安人寿是一家总部位于南京的全国性寿险公司,股东阵容兼具江苏国有资本与知名民企背景,此次投资动向凸显区域经济特色。此前该公司已持有深圳国际(00152.HK)5.5%股份,此次加码与其同属江苏省的江南水务,这种地域纽带为后续资本运作留下遐想空间。
时代财经查阅江南水务股东资料发现,利安人寿此次举牌之前已是江南水务的“投资大户”。早在2024年一季度,利安人寿就已现身江南水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期间历经多次增减持,但始终将持股比例维持在举牌线之下。
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指出,利安人寿此次持股比例突破5%的关键阈值,或意味着投资策略从财务投资向战略持股转变。根据监管规定,持股超5%的股东不仅享有提案权、股东大会召集权等权利,更需遵守6个月禁售期的限制,这通常被视为长期持有的信号。
利安人寿的此番操作并非孤立事件。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披露,截至7月3日,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19次,其中平安人寿七度出手银行股,重点加仓邮储银行、农业银行H股等低估值品种。尽管行业属性不同,但银行与公用事业板块均具备高分红、低波动的特征,反映出险资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寻求稳健收益的共性策略。
此次举牌恰逢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规模持续扩张的关键节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环比增长4.79%,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配置比例升至12.79%,但仍低于监管上限,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孟磊向时代财经指出,今年1月,证监会等部委发布“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当前保险资金股票投资占比仅12%-13%,与监管目标差距显著。鉴于保险资金久期普遍为7-10年,在旧的债券到期后,新增资金入市比例有望在未来五年逐步提升。
业内普遍认为,在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非标资产供给收缩的背景下,业绩确定性强、分红稳定的公用事业股正成为险资“压舱石”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