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碧茜今日(27日)在「局中人語」專欄撰文指,教育局預計2025至2031年在香港居住的12歲中一適齡人口會由58800名降至49800名,由2025/26學年起,教育局將修訂批核班級結構的安排和「開班線」,以維持合宜的整體學生人數和班級數目。
李碧茜表示,如繼續維持25人「開班線」,中學每班取錄最少26人便可開辦兩班,即平均每班13人,每班人數過少,不但有礙學校為學生提供不同組合的選修科目、給予學生多元化的群體學習機會,亦未能配合他們的個別需要和全人發展。因此,由2025/26學年起,教育局將修訂批核班級結構的安排和「開班線」。
另外,同樣由2025/26學年起,對未能開辦兩班中一的學校選擇的發展方案也有調整,包括擴大「與其他學校合併」、「與大專院校、職業專才機構在高中協辦多元化教育課程」、「以私立模式辦學」和「停止營辦全部或部分級別」發展方案的申請資格至全港所有資助中學;優化「與其他學校合併」和「與大專院校、職專機構在高中協辦多元化教育課程」發展方案;取消「特別視學」和「與其他學校合辦課程」;以及曾獲批「注入額外資源以提供寬廣而均衡的高中課程」發展方案的學校,如在申請學年的過去六個學年曾使用過該選項則不可再次申請。
李碧茜補充,2025/26學年將推出先導計劃,容許以四班參加中一派位並符合特定條件的學校,申請以五班中一參加下一年度的中一派位。她提到,自2023/24學年起教育局容許開辦三班中一的學校可申請以四班參加中一派位,至今共有6所學校的申請獲得批准,這些學校並不一定為傳統名校,可見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的考慮點不只着重學校的學術成績,反而是着重個別學校的特色、學校是否切合子女的學習和發展需要等。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