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从2024年开始,我国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建设启动一年以来,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眼下,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如火如荼进行。2025年,沿江高铁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168亿元,加速串联起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同时,优化沿江铁路运输组织,加强运输资源配置,不断强化路网韧性。
在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面,“两重”建设已支持长江沿线城市实施1.3万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改造项目。同时,建立健全城市生活污水管网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推进污水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长江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在生态安全方面,已支持实施三北地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以及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等近4000万亩。“三北”工程建设、管护、巩固提升等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已支持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
在人口发展方面,已支持“双一流”高校学生宿舍标准床位新增超50万张,2024年扩大本科招生1.6万人,2025年扩大本科招生超2万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副所长盛磊介绍,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集中力量支持了一批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特别是实施了一批跨区域、跨流域,对项目统筹协调能力要求高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持续补短板、夯基础、利长远。全国超14万公里城市“生命线”焕新升级
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既事关安全又涉及民生,是2025年“两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各地管网改造进入施工高峰期,城市“生命线”加速焕新。
在黑龙江大庆,铁东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工程进入了管线铺设阶段。通过雨污管道分流、易涝水塘治理、排涝和雨水提升泵站建设,进一步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屏障。
2025年,当地还在燃气管网改造中投入了智能化装备。这个燃气生产指挥中心刚刚引入了智能调压柜,在原调节压力的基础上,增设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对压力、流量、设备泄漏等情况在线实时监测。
在“两重”资金的带动下,2025年,全国推动建设改造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安全韧性能力不断提升。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
这些“两重”项目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资金使用情况如何?下一步还将如何加快“两重”建设?
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两重”建设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支持1465个项目。截至2025年5月,今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一批项目建设。
据介绍,“两重”建设将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在高标准抓好“硬投资”项目组织实施的同时,持续推进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体制机制创新等“软建设”措施。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确保“两重”建设各项任务干一件、成一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赵成峰介绍,下一步,将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2025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在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投融资和价费机制、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健全运行管护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