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文字“活”起来、丝织文物“动”起来 “文化+科技”赋能文化遗产焕新生

央视网2025-05-16

央视网消息:为迎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湖南博物院5月16日推出马王堆汉墓文物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文化+科技”的结合展现古老文化遗产的新活力。

5月16日,“湖南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亮相,通过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西汉直裾印花敷彩纱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

这一复原对象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敷彩相结合的丝织物,衣料上的纹样繁复精美,藤本植物的枝蔓为印花,蓓蕾、花穗和叶子为彩绘,展现出我国西汉服饰纺织、印染的超高水平。

研究团队实现了对这件马王堆丝织品极致复杂织造印染工艺的毫米级精度还原,创新结合仿制实物与动态仿真技术,首次动态呈现了西汉时期丝织服饰的穿着效果与织物垂坠质感。

湖南博物院数据中心主任何也介绍,因为丝织品文物即珍贵又脆弱,他们基于长期以来对文物的研究,通过拍照、扫描、三维采集等手段,尽可能采集文物影像数据,掌握它的尺寸、版型、工艺细节。最后通过数字化建模和搭建AI辅助工具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在还原整体外形的同时,对文物本身有污损,还有无法采集的区域进行材质和纹样的生成推理,实现“档案级”仿真复原。

技术团队利用AI进行辅助纹样的生成,通过多模态文物数据训练,智能生成与文物风格、纹饰特征匹配的图案,精准纹样实现了“千花千面”。让模型在数字领域最大限度接近文物本身,并运用实物动捕技术进行文物动态质感模拟。

技术团队将进一步在湖南博物院内以数字化场景的方式展现数字仿真文物,将技术方案应用到更多丝织文物,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更多精美衣物“动”起来、“活”起来。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发现改绘痕迹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众多研究者对马王堆文物展开持续研究。如今,伴随着各种新科技手段的跨界应用,不仅揭示出文物隐藏的更多信息,还对曾经的初步结论进行了修正。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是马王堆文物中的珍宝。近期,研究人员运用运用多种光谱成像技术对这幅T形帛画进行检测时,发现了多处改绘的痕迹。一处改绘痕迹出现在T形帛画上部,这里描绘着天国大门左右两边,有两位天国守门神,拱手而坐,迎接墓主人灵魂升入天国。

影像显示,两位守门神的手部有明显改绘痕迹,原本是双手握玉圭,应为绘制帛画的匠人画出了底稿,但后来改动,把手部动作画成拱手状。

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研究人员申国辉介绍,因为玉圭是一种礼器,用于觐见礼、祭礼盟誓,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西汉以后,玉圭出现得极少,东汉到唐代几乎都消失。他们推测,T形帛画的绘制可能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社会礼仪风尚发生变化,玉圭也不再流行,最后就没有画上去。

在湖南博物院的文物库房,X射线荧光光谱成像系统、多光谱相机、多波段红外光源等器材,成为研究人员发现文物隐藏信息的关键工具。它们能分层识别颜料、墨迹和底材,揭示文物的制作方法、修复痕迹与劣化产物,在文物的材料分析和工艺研究中展现出独特优势。除了帛画上的改绘痕迹,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另一帛画上面,也新发现了若干文字。

申国辉介绍,过去他们对文物的研究,传统方式主要停留在文献层面,而现在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检测、比较学研究、文化因素分析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现在已经把文物研究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文物数据数字化 帛书文字“活”起来

帛书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用丝织品制成的书写材料,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包含52种文献,共计13万余字的帛书。如何让这些帛书里的文字“活”起来?

在湖南博物院数据中心,技术人员通过高精度的文物数据采集,建立了包含22.87万张图片、3400件三维模型的文物数字化数据库。人们获取和分析文物信息更加便利,减少了直接接触帛书这一类脆弱文物的风险。

在湖南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青年创意团队就以这些马王堆帛书的高清图档为依据,比对同一历史时期简牍、碑刻等文物图片,仔细分析帛书文字的笔画形态与书写规律。

湖南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负责人张准介绍,他们通过这个数字化采集成果,可以完整获取帛书文字所有细节,包括细微的笔画纹理,以及因年代久远产生的自然痕迹。设计师们可以放大、缩小、旋转,从各个角度观察帛书文字,精准提取字体的形态、结构和书写风格特征,然后转化为计算机可编辑的数字字体,让古老的帛书文字以数字形式“活”起来。

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马王堆帛书包含《老子》甲乙本、《周易》等52种文献。这些帛书及残片上可辨认的汉字共计13万余字之多,其书法可分为篆隶、古隶、汉隶三种,展现出汉字由篆转隶的鲜明特征。

技术人员以马王堆帛书中的汉隶为蓝本,通过AI生成模型扩写字体库及矢量化技术,经过标准化设计,提取出“马王堆新汉隶”数字字体,创建了约5000字的标准字库,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编码要求,给每个字形都校对编码。后续,这一新字体将通过公益授权等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

周一鳴:網絡安全與國安不可分割 須建立多元網絡安全生態圈

2025-05-16

政府公布2026年公眾假期 清明節及復活節可連放5日

2025-05-16

許正宇:中東冀投資亞洲 香港作為跳板迎更多機遇

2025-05-16

食安中心公布時令食品調查 47個粽子樣本全部通過檢測

2025-05-16

阿联酋与美国达成超过2000亿美元协议

2025-05-16

巴塞罗那一辆汽车冲入西甲赛场外人群 造成至少13人受伤

2025-05-16

土耳其、美国、乌克兰代表团抵达会场 即将举行会谈

2025-05-16

警破猜猜我是誰及假冒官員騙案 拘5男女包括兩僅14歲男童

2025-05-16

八達通:母親節零售及餐飲消費按年升6%

2025-05-16

首三個月罪案2萬多宗按年跌3% 詐騙案9487宗升5.8%

2025-05-16

土耳其、美国、乌克兰三边会议开始

2025-05-16

國泰首屆見習機師培訓計劃34名學員畢業

2025-05-16

庫務署呼籲提防欺詐短訊 不會發出附超連結短訊進行繳款

2025-05-16

小西灣六旬漢疑受失業困擾墮樓亡 同住兒子懵然不知

2025-05-16

新型票制按需选择更便利 “梯次折扣+灵活选择”降低旅客省际出行成本

2025-05-16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火车票开售 购票提示请查收↓

2025-05-16

外贸企业“出海”心态悄然改变 全球化、多元化、提升附加值成行业关键词

2025-05-16

“唤醒”龙舟,赛龙舟氛围渐浓!龙舟赛带热文旅产业 衍生品爆火“出圈”

2025-05-16

关于参评第三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公示

2025-05-16

工信部:一季度我国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万亿元 同比增长9.4%

2025-05-16

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

2025-05-16

北京市发布冰雹大风黄色预警,市教委提示:中小学停止户外活动

2025-05-16

国家邮政局:今年4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43.2,同比提升6.5%

2025-05-16

“甜蜜”产业出口攀升 “技术帮扶+优化通关”助“荔”抢“鲜”出海

2025-05-16

贵州仁怀就“正新鸡排食品安全问题”通报:已对现场同类产品进行封存并送检

2025-05-16

国家邮政局:4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447.2亿元,同比增长9.5%

2025-05-16

帛书文字“活”起来、丝织文物“动”起来 “文化+科技”赋能文化遗产焕新生

2025-05-16

新消费场景引爆线下流量 “体验经济”撬动消费新增长

2025-05-16

从“经验种田”到“数字种田”:科技赋能护航夏粮丰收 绘就丰收新画卷

2025-05-16

商务部:推动离境退税政策加快落实落地

2025-05-16

“坐着邮轮来中国”成新时尚:入境游迎爆发式增长 点燃文旅消费新热潮

2025-05-16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5-05-16

共建中拉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多国部长这样说

2025-05-16

特写:潮起东海岸 世界共此“港”

2025-05-16

民营经济新观察|“平等”“公平”“同等”出现26处,民营经济促进法释放强烈信号

2025-05-16

你好,双拥城|宁波:“甬”立潮头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