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常山胡柚是浙江衢州市常山县的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然而,随着水果新品种的大量涌现,常山胡柚一度滞销。近几年,当地打破传统思路,引进果汁加工等全产业链,实现了由“一个果子”到“一个产业”的转型,让销售不再难。
眼下,一车一车的胡柚正被源源不断送往加工企业。作为常山县胡柚产销协会的会长,汪明土见证了胡柚产业的“好日子”,也亲历过价格大起大落的“苦日子”。
行情好的时候,家家赚钱;行情差的时候,急得想砍树。为了把胡柚这个“土特产”做起来,常山县鼓励规模化种植,引进数控监测、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提升胡柚的口感质量。并对土地流转的规模种植户给与每亩150元到1200元不等的奖励,推出多个贴息贷款产品。
同时,当地强化产业协同,加快培育和引进深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等,创新产品开发、拓宽销售渠道。每年安排胡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环节。
宋伟的这家企业就是常山县引进的代表企业之一。2013年,企业流转15000多亩土地搞规模化种植。其间,不断优化种植技术、积累生产经验。直到2022年,推出了胡柚汁系列产品,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全新的口味和包装,改变了市场对常山胡柚的老印象。常山紧跟着出台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果汁企业迅速增长到了20家,产品销往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加工能力的提升,让胡柚从滞销到热销,带动了种植的技术革新,也带动了农户转变经营思路,全县200多家专业合作社的利润提升近五成。
随着胡柚产业的逐步成型,创新又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催生出更多的衍生产品。
钦韩芬过去主要卖鲜果和果汁,但2025年企业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胡柚新产品。产业链创新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胡柚产业链的延伸,避免了果汁产品品种过于单一、市场恶性竞争的情况。当地还通过校企合作链,用树叶、果皮、果络全方位开发出了胡柚香薰、胡柚面膜等上百种新产品。现在,常山胡柚已经形成了八大类系列产品,每年消耗四成的胡柚鲜果,加工产值达到46亿元,全县从业人员增收13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