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25日)聯同多個政府部門,舉行代號「紫水晶」的公共衞生第二部分地面行動演習,以提升中心和相關政府部門處理埃博拉(伊波拉)病個案時的應變能力,並提高持份者對處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意識。為強化與內地及國際交流,今次演習亦邀請了來自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衞健委)、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疾控局)、陝西省、湖北省、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澳門特別行政區(特區)和新加坡衞生當局的20多名專家,以觀察員身份出席。
演習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舉行,約40名來自衞生署、食物環境衞生署、消防處和民眾安全服務隊的代表參與是次地面行動演習。演習模擬中心接獲通報,有一名勞工懷疑感染伊波拉病,隨即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個案經化驗確診後,中心遂按機制協調相關部門到患者居住的宿舍進行調查和風險評估,並執行控制病毒擴散的措施,同時模擬運送患者到隔離設施、消毒環境、追蹤接觸者,及為他們安排檢疫等。
今次的地面行動演習是「紫水晶」公共衞生演習的第二部分,首部分的桌面演習,已於本月12日完成。當日,8個相關政府部門及醫院管理局討論和協調香港一旦出現伊波拉病輸入個案時須採取的緊急應變措施。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生表示,今次演習為所有參與單位提供了寶貴機會,測試了在處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時的各個環節。衞生署過去曾舉行32次傳染病防控演習,包括模擬出現麻疹、鼠疫、中東呼吸綜合症和人類感染禽流感等個案的情況,藉以提高社區和醫護人員的防患意識,持續完善各項保障公共衞生的預案,為可能會出現的疫症做好準備。
他續說,今次邀請各地專家參與,更是一個黃金機會,透過他們作為觀察員角色,給予我們防控意見,以比較及對接傳染病應變措施,有助完善香港特區制訂防控高傳染類疾病的應急計劃。」
林文健醫生感謝各政府部門積極參與,以及國家衞健委、疾控局、相關中國內地省市、澳門特區和新加坡衞生當局的支持。他表示,雖然本港不曾錄得埃博拉(伊波拉)確診個案,但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必須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覺,做好防疫抗疫的準備,為保障市民健康築好防線。
0 已點過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