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北京(平谷)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正式开工建设
2025-11-15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11月13日,北京(平谷)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在农业中关村核心区举行建设开工仪式,标志着这一聚焦农业微生物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高水平创新平台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该研究院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平谷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旨在打造集科研、中试、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国际先进农业微生物创新高地,为北京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中关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研究院占地约2.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3000平方米,将建设包括科研楼、中试车间及配套服务设施在内的综合性创新载体。项目聚焦生态友好型微生物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方向,重点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植物病虫害防治、土壤生态修复、畜禽营养增效等关键技术研发与迭代,并通过建设中试验证平台,推动农业微生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跨越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达尔文海”与“死亡谷”。

项目建设历程扎实有序。自2022年10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平谷区人民政府成立筹建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23年1月创新院筹建办公室揭牌,3月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同年12月取得“多规合一”初审意见,2024年3月获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5月获区发改委核准立项。2025年1月,项目获得北京市发改委新动能资金支持,为推进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开工仪式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建设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也是服务北京“种业之都”建设、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关键举措。微生物作为“农业科技革命的隐形引擎”,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升生物制造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究院将依托北京在农业微生物领域的科教资源优势,以中试平台为纽带,链接上游基础研究和下游产业应用,构建“政府引导、科教支撑、企业落地”的产学研协同新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功能定位上,研究院将坚持多元化投入、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运行和灵活化用人,着力突破农业微生物育种、合成生物技术、绿色农业投入品等核心方向,既瞄准基础研究的关键问题,也面向产业需求推动技术落地,助力北京在全国农业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同时,研究院将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发团队,打造农业微生物领域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器,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该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平谷区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北京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研究院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努力成为推动农业微生物技术迭代、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平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芦晓春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