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構建互聯互通體系的步伐持續加快。昨日舉行的2025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創新應用場景展示交流暨第九屆華南智能交通大會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智能交通協會展示智慧交通十大典型案例,包括「基於多式交通數據融合的粵港澳大灣區『一票式』聯程客運服務示範應用」、「基於交通部標準的超大城市公交地鐵一碼通行示範應用」兩大項目,灣區將推出「一票式」聯程客運服務,跨境出行效率提升30%,特別是實現對廣東省12市公交碼、港澳搭車碼、4條城際軌道及30條跨境航線的突破性整合,提供多語言支持與分段檢驗服務;而「公交地鐵一碼通行示範」更讓港人及內地居民「一機在手」通行無阻暢遊灣區。
由廣東嶺南通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南粵通客運聯網中心有限公司等完成的「粵港澳大灣區『一票式』聯程客運服務示範應用」項目,通過構建省級多式交通數據融合平台,實現公交、地鐵、道路客運、水路客運及跨境服務的 「一票制」聯程出行。
「灣區智慧通」用戶逾70萬
「該項目以嶺南通公共交通電子支付體系為基礎,『灣區智慧通』一站式出行服務系統為核心,接入全國交通一卡通廣東省互聯互通平台、省客運聯網票務站務系統、地市票務清分系統等,整合集成城市公交、地鐵、城際道路、城際軌道、城際水路等各種交通信息資源,形成綜合交通一體化聯程客運信息服務平台。」廣東嶺南通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還通過聯程客運數據分析、聚合支付、統一清分結算等系統,構建基於「統一賬戶、統一入口、統一支付、統一清算、統一標識」的「一票式」聯程客運服務產品,優化旅客出行體驗。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作為灣區「一票式」聯程客運服務載體的「灣區智慧通」平台用戶量突破70萬,較2023年建設首年增長5倍,月均交易金額增長76%。上述負責人指出,該示範應用項目通過整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公交、地鐵等出行服務資源,建設「公交/地鐵+城際軌道交通/道路客運」聯程聯運出行服務體系,提供「一票式」聯程客運服務,在提升跨境流動效率30%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粵港澳三地交流與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該示範應用項目破解大灣區城市因行政區域不同、結算幣種不一致等所帶來的難題,「先行先試」形成可複製推廣的跨區域智慧出行解決方案,為海內外各大城市群聯程客運輸出經驗。
負責人透露,未來將進一步強化行業與跨域資源整合,個性化定製客運服務如小型商務包車、預約響應式服務、校園定製等,覆蓋並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全境;通過「一票式」服務優化產品體驗,滿足商務、通勤、旅遊、休閒及跨境購物等多元需求,樹立大灣區客運新標杆。
無網絡也能脫機支付
「一碼通行」項目依託「雙離線保障」機制,使用戶在無網絡或身處地下空間時也能脫機支付,破解傳統電子支付網絡依賴,保障了複雜場景支付穩定。同時,該項目推出「累計金額」優惠,讓高頻出行用戶享受「多乘多惠」。如今,公共交通乘車碼不僅串聯起「一部手機走全域」的便捷體驗,更實現「便捷優惠皆隨行」的出行新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