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消费领域“新供给”和“新需求”互相催生转化,不断为消费领域创造出“新活力”,各地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眼下,随着气温走低,冰雪经济率先“热”了起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7.3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将在12月1日至5日迎来第一个“雪假”,连上周六日,最多可拥有9天“雪假”假期。这也是当地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气候情况推出的冬季假期政策。

作为继乌鲁木齐之后全疆第二个推行雪假的地州市,阿勒泰文旅部门联动四大雪场、文化场馆及多家酒店,推出滑雪、美食、住宿、交通等一系列专项优惠。学生可凭相关证件享受雪场免票、消费折扣等福利,让大家在雪假中感受冰雪的魅力。

而在温暖的南方,“新供给”让冰雪则打破了季节和地理的限制。在全球最大室内滑雪中心——深圳前海冰雪世界,总体量约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每天接待人流在5000人次左右。江苏泰州:秸秆“卷成”乡村乐园 多元业态带动文旅消费
初冬季节,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的乡村里,近6000个金黄色秸秆卷在田里集中堆放,好像无数个巨型蛋糕,引得各地游客前来游览参观。

在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严唐村的田野里,错落有致地堆放着近6000个由水稻秸秆压制而成的巨大秸秆卷,一片金黄,相当壮观。这一景观吸引众多游客专程前来观赏打卡。

据了解,这里近6000个直径1米、长1.5米的秸秆卷原先并不是为了搭设景点而制作。2025年,严唐村在水稻收获后,村党委计划将秸秆统一回收再利用,没想到就在堆放期间,因堆放场壮观的景象突然“走红”。

严唐村抓住这一机遇,趁热打铁优化旅游体验,组织摄影及短视频比赛、举办音乐会、推出草垛咖啡……让旅游热度持续“保鲜”。

目前,村里日均人流超2000人次,严唐村将继续免费开放这个秸秆卷乐园。等到寒冬季节到来再在将全部秸秆出售给造纸、发电、养牛企业,实现资源再增值。新场景蕴藏产业链联动效应
消费新场景不仅意味着新的消费体验,更蕴藏着产业链联动效应。在新场景的引领下,众多消费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前三季度“苏超”赛事拉动消费35.4亿元

2025年持续火爆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也就是“苏超”在11月落下帷幕。2025年1—9月,江苏全省纳入监测的213项重点赛事,带动客流573.4万人次、拉动消费35.4亿元。

赛事经济不仅让商圈火了,还带动了江苏足球制造生产企业的海外订单量。

除了文旅和冰雪,各地也在用更多人工智能方式激发新消费。2025年国庆期间,在深圳开业的首家人工智能生态旗舰店里人头攒动。店内首发了AI影音、AI教育、AI办公等200余种新品,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消费者“一站式”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产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消费场景不断更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渗透应用,它也正在深刻重塑消费市场形态。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15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人工智能终端新产品竞相涌现。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比如冰箱里的鸡蛋用完了,智能家电就会自动生成购物清单,提示我们需要买鸡蛋。在服装行业更是如此,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流行趋势预测、个性化款式设计和柔性化生产,现在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的“小单快反”,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快迭代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