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
当前位置:新闻 > 酒业 > 正文
啤酒圈刮起“大瓶风”,1 升装精酿成热门赛道?
2025-11-14 来源:酒业家

啤酒圈刮起“大瓶风”,1 升装精酿成热门赛道?

1升装精酿啤酒正成为啤酒企业的创新方向和新的增长方向。

金星啤酒集团副董事长张峰在今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去年8月到今年6月,金星中式精酿产销量达到1亿瓶(1升装),共10万吨,累计采购茶叶45万斤,产值10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而近日,嘉士伯中国总裁、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刚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若将1升装精酿纳入统计,该板块增速“非常快”,尽管1升装精酿目前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不高,但高单价带来的拉动作用显著,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方向。且他透露,计划明年追加1升装精酿的产能。

据酒业家不完全统计,目前,除了金星、雪花、乌苏、重庆啤酒、漓泉、嘉士伯等啤酒品牌之外,鲜啤30公里、杰克熊猫等新锐精酿品牌也陆续推出1升装精酿产品;而海底捞、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餐饮及零售巨头,也纷纷布局这一细分品类。与此同时,这股热潮也逐渐从企业端传导至渠道端:有零售平台1升装精酿啤酒产品数量占比升至30%,也有相关品牌在部分市场因此新增十几个经销商……

作为创新包装而兴起的细分品类,在当下复杂的酒类市场环境中,1升装精酿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其是否能给渠道带来利润增量?

成本更低、开发更灵活 酒企纷纷加码1升装精酿

酒业家调研了解到,相比于传统的330ml或500ml包装,1升装精酿受企业“追捧”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归功于其外观与容量带来的创新体验;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其开发成本更低、开发灵活性更高,并以大规格包装拉升产品单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品牌高端化布局,为酒企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喜啤士董事长刘俊杰告诉酒业家,目前1升装罐多使用的是马口铁,一个成本价通常在2元左右,无论是和500ml的铝罐还是和更大规格的桶装相比,1升装罐的价格成本都是最低的。

陕西昌盛德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强超也向酒业家强调了1升装产品成本更低这一特点,“1升装产品采用的是马口铁,传统小规格啤酒使用的是铝罐,从材质上来说,马口铁更为便宜。”

在降低成本层面,起订量更低也是1升装精酿风靡的原因。据刘俊杰介绍,通常情况下,330ml易拉罐30万个起订、常规规格玻璃瓶60万个起订,但是1升装罐子一次最少只用订1.2万个,这就大大降低了厂家的生产成本,“也就是说。如果要生产330ml的易拉罐装啤酒,厂家就需要准备30万个罐子以及100吨酒,而生产1升装的精酿,仅仅需要订制1.2万个罐子以及12吨酒。”

强超提到:“这种规格的包装罐订制成本低,就更容易进行口味上的创新,所以很多小品牌也可以做1升装产品,甚至很多贴牌产品层出不穷。”

酒业家注意到,如今市面上的1升装精酿口味新奇而丰富,仅金星啤酒便已推出了毛尖、生茶、柠檬海盐、荆芥、冰糖葫芦等15种不同口味的产品;在今年十一期间举办的2025年资本市场日活动上,嘉士伯展示了12款1升装包装创新产品……丰富多样的产品线,正是1升装精酿在产品开发层面更加灵活的有力证明。

此外,不少企业瞄准1升装精酿赛道,则是看中了其能显著拉升产品单价,进而助力品牌高端化布局。据公开资料显示,金星啤酒此前一直走平价路线,十年前,其一罐330ml的啤酒售价仅2.9元,远低于同等规格的百威啤酒、青岛啤酒。随着1升装精酿的推出,金星啤酒产品售价显著提升。

武汉迪欧商贸总经理王世虎就告诉酒业家,其所代理的金星1升装精酿产品,在线下商超售价稳定在19.8元/升,明显高于传统小规格啤酒价格,走的是更为高端的路线。

李志刚在上述嘉士伯2025年资本市场日活动上也曾公开表示,嘉士伯之所以发力1升装,一方面是它的包装新颖,另一方面其定价也有着吸引力。“受宏观环境影响,人们会转向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这些1升装产品的价格约为20-30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22-33元)。”

“1升装从视觉效果、包装材质等方面来说都相对高端,从而支撑企业进行高端化、差异化布局。”新营销专家方刚谈到。

除此之外,瓶体较轻而便于运输、容量较大而适合聚饮等,也是1升装精酿区别于传统包装啤酒的优势所在。

渠道“由热转冷” 1升装精酿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1升装精酿的兴起,为啤酒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热潮也已从企业端成功传导至渠道端。河南濮阳酒类即时零售平台“曹曹到”负责人叶青、菏泽市区歪马送酒加盟商朱传东均向酒业家表示,在其所售啤酒类目中,1升装精酿啤酒数量目前占比已提升至30%。华中地区啤酒代理商郭月(化名)告诉酒业家,今年4月至今,某主做1升装精酿的知名品牌在当地市场上已新增十几个经销商。

但酒业家在调研中也了解到,虽然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始关注并入局1升装精酿啤酒,但目前这一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仍相对较小,且因季节限制、企业投入有限等问题,在实际销售中给经销商贡献的增量及利润支持并不明显。

据某连锁品牌方面透露:“今年8月之后,很多人跟我们联系说要处理1升装产品,就证明这类产品实际上卖的并不好。因为啤酒旺季已经过了,产品保质期又比较短,所以大家就比较着急。”据介绍,在其连锁系统中,虽然1升装精酿数量占比已达30%,但其销售额在整体啤酒品类中仅有10%。

此外,郭月告诉酒业家,后来新加入的一大帮经销商其实都没有赚到钱,甚至出现了亏损,“从7、8月开始他们基本不再进货了,产品也出现了价格倒挂,打款价从之前60-70元左右到现在估计40-50元/件就能拿到。”华中地区某即时零售平台负责人童飞(化名)也证实,在当地市场上,加入该品牌不到一年时间就退出的经销商已经超过50%,“1升装精酿啤酒的利润大部分都下滑了,去年终端的毛利基本在40%,今年预计只有20%左右。”

而在利润变化之外,1升装精酿是否能打开新的市场增量,也存在一些争议。

王世虎谈到,“在现在的啤酒市场上,1升装精酿体量很小,可能连5%的份额占比都不到,现在谈抢占市场或许为时过早。”强超也表示,厂家加码是因为大家都在做,怕如果自己不做就追不上这股风潮,但这类产品在市场的体量其实并不大。

“现在很多酒厂都在做1升装精酿,不过大多数都是开发品或贴牌商品,多数酒厂也没有进行单独招商,大都只是依托既有经销商网络进行铺货,下发的任务量不大。”叶青指出,大部分酒厂和渠道主要还是靠瓶装酒或者传统规格产品在走量。

他认为,1升装精酿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传统规格啤酒的市场份额,而并非是制造了新的增量空间。“对于我们这里来说不算创造增量,1升装卖的多了,前几年卖的好的小瓶330ml的产品有所下滑。比如之前小瓶的某品牌啤酒卖的挺好,但今年预计销量下滑了50%。”

刘俊杰则表示,由于入局者增加,甚至有些经销商盲目跟风,1升装精酿已经进入低价竞争阶段,甚至出现了9.9元/升的产品,这种超低价已经挤压了原本城乡结合部之间畅销的绿色大瓶啤酒的生存空间。

但在方刚看来,1升装精酿成功扩大了消费市场。“1升装精酿是近几年普及换代比较成功的产品,它成功推动了整个啤酒行业,尤其是精酿行业的发展。这种产品能够便捷且低成本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包括之前普通灌装啤酒无法满足的部分。”方刚举例表示,根据金星啤酒发布的数据,目前,其女性消费者占比已超60%,远远高于传统啤酒占比,这背后1升装精酿功不可没。

朱传东同样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1升装精酿创造了一个新的增量市场,“以前不愿意喝传统啤酒的人,突然发现现在还有更多风味可以选择,他们就会愿意消费,这也是1升装精酿开发出来的新消费需求。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