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当前位置:新闻 > 国内 > 正文
新闻1+1丨专精特新“小巨人”,如何释放“大能量”?
2025-11-14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我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7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20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还有哪些亮点?“数量”的快速增长,又如何转为“质量”和“竞争力”的突破?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既是“压舱石”也是“尖刀连”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已经举办四届了,如何解读当前国家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紧迫性?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志起:大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年,这说明大会已经从一场简单的产业政策加持,变成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共识。我们需要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因为我们处在全球化逆转的时代,很多产业链面临着脱钩断链的问题,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产业体系中的韧性和安全问题。

在这种大背景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很多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关键的产业环节上竞争力很强,且不可替代,所以产业链安全需要靠“专精特新”企业去托底,它既是我们的“压舱石”,也是我们的“尖刀连”。所以,“专精特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战略安全问题。

三大亮点读懂本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

这次大会有哪些亮点和措施值得巩固和继续推行?

李志起:此次大会有三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大会更加注重为企业赋能,提供场景资源。

第二,精准化的支持,大会上有很多区域性股权市场,有一些专门的投资机构来瞄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支持,相当于做了精准滴灌。

第三,大会上提出了“专精特新”企业要更多考虑提升自己在标准上的发言权、话语权。我们过去往往是跟随标准,现在“专精特新”企业要制定标准和规则,这是巨大的进步。未来我们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得靠标准来打天下。

核心技术和独门绝技是中小企业的出海优势

根据十五五规划建议做出的部署,中国企业要从“走出去”到“融进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出海优势体现在哪里?

李志起:相对于传统企业出海,中小企业过去靠低成本打天下,但今天这些企业靠的是核心技术和独门绝技。所以,政府需要为“专精特新”出海以后适应当地的标准、市场、文化来提供更多支持,这样才不会在国际化竞争中被打垮。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充满挑战

未来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企业自身、资本市场,需要形成怎样的合力,才能让这类企业持续健康成长?

李志起:“专精特新”的成长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政府要有决心去当一个耐心的园丁,在土壤在环境上给予大力支持;资本要做好耐心资本的准备,长期陪跑,帮助企业长大;企业归根结底是要走长期主义的心态,在一个“一米宽、万米深”的地方做深做透。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