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总结会在南宁召开。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农业和粮食实践局、驻华代表处,中国国际减贫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单位负责人及代表出席会议。
据介绍,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0.92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资金1亿美元,于2017年6月19日生效实施,于2024年6月30日顺利竣工,并于2025年5月获得世界银行独立评估局“高度满意”评级。项目主要由提高面向贫困的价值链,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提升对贫困地区的投入,项目管理、监测评估与学习等四个分项目组成,包括合作社发展基金、企业配套赠款、农村基础设施、产业链风险管理、商业孵化中心、改善融资渠道六个子项目。项目覆盖百色、河池2个市10个县的72个乡镇、141个行政村,其中127个脱贫村,受益农户约8.6万户32.3万人,脱贫人口约10.9万人。
项目从实施起,始终围绕“提升农户增收机会”的核心目标,系统培育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精准培育高素质产业带头人,赋能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构建联农带农营销机制,通过差异化、多元化的实施策略,实现项目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两位数。目前,项目各项结果框架指标均超额完成,宜州桑蚕、田东芒果、大化七百弄鸡等八大特色产业向集群化发展,乐业猕猴桃、田林山茶油、东兰和凤山中草药等特色产业产值稳步增长,有效促进农户多元增收。
据悉,该项目案例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减贫案例”最佳案例,并被纳入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平台,实现国际经验的交流与推广。出版《试点探索广西农民合作社发展新路径项目案例集》《前瞻性研究课题集》《参与式村级规划探索》《管理办法汇编》《试点探索广西农民合作社发展新路径项目图册》等一系列知识产品,形成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项目全链条深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价值链发展模式,创造农户增收机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及重要启示。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