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的饮料行业节水节能专题培训在武汉成功举办。作为协会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培训之一,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饮料行业的100余名代表参与。自2023年启动节水节能培训工作以来,协会已连续两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两期培训收获行业积极响应,此次武汉站培训更是聚焦“技术落地与实践赋能”,旨在帮助企业掌握实用节水节能技术,实现降本增效,为行业绿色转型注入动力。

培训会场
协会引领:锚定政策与需求,打通企业降本增效路径
开班仪式上,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张金泽发表致辞,强调了节水节能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协会在行业节水节能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他提到,协会始终致力于为企业办实事:一方面推动水资源税优惠政策落地,通过国标先进值企业认定、政策调研及差距分析,帮助企业争取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将节水节能培训作为长期工作推进,自2023年启动至今,已形成“政策解读—技术分享—实践参观”的成熟模式。张金泽表示,未来协会将持续加强政企研合作,推动节水节能技术研发与推广,助力行业向高质量、低能耗方向迈进。
专家授课:多维拆解实战方案,覆盖全链条节能需求
本次培训邀请了饮料行业头部企业与专业机构的资深专家,授课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从 “工艺、技术、工具、标准” 四大维度拆解实战经验,帮助学员清晰掌握生产中用水、耗能关键工序,为企业设计个性化节水节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提供明确指引:
工艺解析:精准定位生产耗水耗能关键点
培训中,行业专家围绕“生产工艺优化”展开深度分享。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李绍振从饮料生产全流程切入,详细分析了调配、灌装、杀菌等关键环节的耗水控制点,提出“按工序拆分能耗,针对性制定优化方案”的思路;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付宝全则结合企业实践,分享了RO反渗透系统产水率提升技术及CIP清洗工艺的持续优化案例,为同行提供了可复制的“降耗模板”。两位专家均指出,饮料生产中清洗、水处理等环节是耗水“重灾区”,需通过工艺精细化管理实现“源头节水”。
设备与系统优化:技术创新驱动效能提升
设备与系统升级是节水节能的“硬件支撑”。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李建国梳理了当前主流的节能节水工具,分析了智能传感器、变频技术等设备的发展趋势;艺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罗四维以“从CIP清洗到冷却塔循环”为主题,分享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在某大型饮料厂的落地案例,实现年节水超3万吨;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贺煜东拆解了水泵节能的原理与常见误区,提出“选型—运维—改造”三级优化方案;三浦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党章则聚焦蒸汽系统,针对管道泄漏、热损失等问题,给出了“保温升级+智能监控”的解决方案。
标准与管理工具:规范管理筑牢节能基石
“技术落地离不开标准与工具支撑。”百事(中国)有限公司尹伟分享了ReCon资源管理工具的实践经验,该工具可实时监控水、电、蒸汽消耗,助力企业精准定位浪费环节,已帮助百事多家工厂实现能耗同比下降8%。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协会信息部主任张兴华详细解读了《工业用水定额 第65部分:饮料》《饮料制造综合能耗限额》等标准应用要点,帮助企业对标行业先进水平。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信息部赵顺阁演示即将上线的协会综合服务平台节水节能系统填报操作流程。
实地研学:标杆企业参观深化学习成效
为让理论知识“落地生根”,培训特别安排了实地参观环节。学员们先后走进湖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湖北达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近距离观摩两家企业的节水节能实践。通过现场观摩企业在生产环节的节能改造、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落地措施,学员们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应用深度结合,进一步明确了节水节能方案的落地路径。学员们表示,“标杆企业的案例让抽象的技术变得具体,回去就能对照优化自家流程。”
本次培训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享+实地观摩”的模式,帮助企业明确了生产中的耗水耗能关键点,掌握了工艺优化、设备升级、管理提效的实用方法。未来,协会将持续开展节水节能培训与交流活动,联合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与推广,推动全行业形成“绿色生产”共识。通过政企协同、产学研联动,让节水节能成为饮料企业降本增效的“新引擎”,共同绘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