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杂、清洗、切分、真空包装……一筐筐蔬菜在河北的净菜加工车间经过多道工序变成了净菜,随后全程冷链运输发送至北京。从加工到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不超过24小时。
“净菜是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模式,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净菜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刘鹏飞在日前于河北唐山举行的2024净菜产业论坛暨京津冀净菜产业交流会上表示,净菜产业是提升食品安全和实现环境可持续性的关键途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议题。净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乎亿万消费者的餐桌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的平衡。
随着国家大力扶持、人民消费升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净菜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历程。以唐山市为例,近年来,唐山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净菜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唐山市文旅集团打造了文旅央厨、文旅领创央厨两家公司,拥有唐山市最大的中央厨房及净菜加工工厂。唐山市文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泉介绍,“我们深入践行‘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的运营模式,聚焦‘民生’与‘三农’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集约化、科学化的运营体系,持续加大净菜产业项目建设,通过统一采购、集中加工、按量配送、终端烹饪的生产流程,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质量和供餐效率等问题。”
然而,北京物资学院农业与食品物流研究所所长、城市农产品研究所所长洪岚在调研中发现,标准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缺失、冷链物流断链、技术和装备落后、生产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制约着净菜产业的发展。而在消费端,对净菜不了解、行业不规范、净菜品类过少等情况,不仅制约着餐饮企业净菜消费行为,也影响居民消费者购买净菜的积极性。
对此,洪岚建议政府管理主体应加快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配套的监管体系,制定并完善净菜加工企业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大力宣传净菜在提高出餐率、实现菜品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节省用工成本、减少后厨使用面积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使用净菜的优秀餐饮企业案例。
“品牌的形成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品牌是企业质量和信誉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目前,由于我国净菜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尚没有强势净菜品牌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净菜行业的发展。”洪岚建议净菜生产加工企业加快树立品牌意识,注重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差异化经营,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以此增加消费者信赖程度,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会长高景远表示,要真正把净菜食品作为事关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比如种植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商贸流通企业与净菜+中央厨房的链接;企业扩宽领域、多元化发展,从消费变化、场景变化、产品变化、渠道变化中抓住市场新机遇,一起加快推动产业集群、政策集成、功能集合,努力打造中国净菜产业发展新高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韩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