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海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建设引领产业腾飞新篇章
2025-08-08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一粒米”与“一只蛋”两大特色产业如何蓬勃发展?在江苏海安,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海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以品牌建设为引擎,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2024年11月,该产业园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绩效评估,成为南通地区首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品牌建设战略的成效显著,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海安模式”。

品牌引领,产业升级迈新阶

海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深知品牌之于农业的重要性,将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抓手。围绕“海安大米”与“海安鸡蛋”两大区域公用品牌,产业园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更拓宽了市场空间,实现了品牌与产业的双赢。

走进海安的稻田与鸡舍,一股现代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龙头企业成为了品牌建设的领头羊,它们通过与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养殖农户的紧密合作,构建起一套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我们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确保每一粒米、每一只蛋都符合高标准。”天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种“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风险,更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为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全产业链优势,通过“全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季和米业等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从种苗供应、养殖培训到疫病防控、加工销售的一站式服务,确保农户能够稳定分享产业链收益。这种利益联结模式,不仅增强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产业园还推动成立了稻米、禽蛋两大产业联盟,以国家级龙头企业为引领,实现了企业与种植大户、养殖户的深度合作。季和米业与300多个种植大户建立的订单合作关系,就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订单农业,企业确保了原料的稳定供应和品质控制,农户则获得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更高的收益。据统计,2024年“海安大米”销售量达28万吨,销售额突破12亿元,农民每亩增收超过394元,品牌效应显著。

标准种植,严控品质保安全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海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种养,将生态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监管和技术指导之中。稻米种植采用“八统一”模式,从品种选择到加工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蛋鸡养殖则实施“五统一”管理,确保饲料、苗鸡、养殖技术、鸡蛋回收及深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同时,为了规范公共品牌的使用,出台品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加强自身品牌建设,规范使用公共品牌,共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龙头企业+创建区+区域品牌”的模式,产业园授权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和家庭农场使用公用品牌,筑牢品牌管理基础,为品牌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扶持,品牌战略显活力

品牌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宣传的推动。产业园建立了农业品牌服务指导站,集中优势资源提供品牌一站式服务,并围绕“海安大米”“海安鸡蛋”两大区域品牌,实现品牌溯源、宣传、营销等多模块的融合发展。

在宣传方面,产业园采取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策略。从建成“海安市农业示范体验交流中心”到拍摄系列宣传片,从户外广告牌到新媒体矩阵营销,每一种宣传手段都旨在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认知度。此外,积极培育壮大公共品牌,通过组织参与“苏米工匠”评选,荣获各类品牌荣誉等方式,提升品牌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品牌建设的主力军。专门出台政策意见,对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的稻米、禽蛋企业给予奖励,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天成、康德、婷婷等龙头企业纷纷在高铁、动车及城市地铁上投放广告,拍摄企业宣传片,参加国际国内展会,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优势,为品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品牌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海安大米”与“海安鸡蛋”两大产业的规模和品质,更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海安智慧”和“海安力量”。未来,海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将继续深化品牌建设,引领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作者:许海霞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