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8月14日在北京開幕。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表演賽專門設置了機器人的單機舞蹈和群體舞蹈。北京舞蹈學院的參賽機器人要實現人機共舞表演。一起去看看訓練進展。
總台記者 毛宇軒:在我身邊就是9台即將參加此次人機共舞表演的人形機器人,大家可以看到,機器人從髮髻、面部再到身上的盔甲,以及後面散熱的織物全部由3D打印完成,完全貼合機器人的可動關節以及身形,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是為了保障機器人在進行舞蹈表演的時候可以盡量舒展,可以沒有任何的束縛和負擔。這台機器人不僅僅是工業產品、科技產品,它更是藝術加技術的融合。
這9台機器人參加表演的是舞蹈《秦俑魂》。該舞蹈作品改編自1997年獲得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金獎的獨舞作品。將獨舞改編成9台機器人和1名舞蹈演員共同完成的群舞,從演員走位到動作編排都有不小的難度,每個機器人的動作不僅要獨立編程,還要進行分組聯動。
因為機器人原廠設定的基礎動作,並不能達到舞蹈動作的流暢標準,因此,機器人的大部分舞蹈動作是由舞蹈演員穿上動捕服採集完成的。
在單機舞蹈表演賽中,北京舞蹈學院的學生選擇了這個體型相對矮小些的機器人。它要完成的是傳統的潮汕英歌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