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news > 正文
文化中國行 | 遇見古風雅集 感受園林背後的文化魅力
2025-05-16 来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五月的故宮,春風和煦,紅牆金瓦、亭台山石,相映成趣,組成一幅幅生機盎然而又意蘊豐富的畫卷。正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舉辦的“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匯聚200餘件中外文物藝術品。讓我們跟隨記者一期感受園林文化的魅力,在展覽中放鬆自己的身心,體悟園林中的人文智慧。

本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和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通過“雅集”“鑑藏”“遊山”“靜修”“觀花”“暢音”6個單元,將園林景觀與文學、戲劇、歷史典故等融合,立足中國古典園林,放眼全球園林文化,試圖給觀眾打造一種真正的遊園體驗。走進西雁翅樓展廳,彷彿進入古人曲水流觴的雅集,展廳巧妙還原了“曲水流觴”的場景,觀眾移步穿行在一場場歷史上著名的雅集間。久負盛名的當屬1600多年前,王羲之與謝安等40餘人共赴的蘭亭雅集。

明代畫家尤求所繪長卷《蘭亭修禊圖》生動呈現出此次山林春景間的一場盛會,山石以枯墨點染,人物採用白描手法,筆法簡潔,意境悠遠。隨著佈景蜿蜒向前,就是清代畫家石濤的《西園雅集圖》卷,蘇軾、米芾、黃庭堅、王詵等眾多北宋名家都可在這幅畫找到他們的身影。

午門中廳則是以“山”為題,中國古典園林大多有“山”,假山湖石,咫尺洞天,盡顯人們雖居城市卻寄情山水的永恆追求。獨霸展廳一隅,明代吳彬的《方壺圖軸》描繪了一座外形奇詭的方壺仙山,雲氣縹緲,瓊樓玉宇隱現其中,有仙人憑欄遠眺,山腳下海浪拍岸、驚濤翻湧,氣勢磅礴,讓人嘆為觀止。

移步西燕翅樓展廳,映入眼簾的則是觀花、畫花、詠花。南宋馬麟的《層疊冰綃圖軸》,3枝綠萼梅自右側斜出,枝幹細秀勁挺,花朵繁密多姿,令人想起王冕的名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明代陳洪綬的《紅荷圖軸》、清代石濤的《墨荷圖軸》,表現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氣質。莫奈的名作《睡蓮》和《睡蓮池》也是眾多遊客慕名而來的重磅作品,蕩漾的湖水、浮動的蓮花、倒映的天光雲影……充盈著濃郁的東方意韻。

北京:展覽中 燙樣裡 別樣的乾隆花園等著你

此次展覽在展陳方式上也別具匠心,運用了建築燙樣、復原模型和歷史空間意象化再現等形式,生動闡釋了紫禁城園林的營造智慧。

故宮博物院著名的景觀之一,乾隆花園是貫穿此次展覽三個展廳的一條主線。記者獲悉,修繕完畢的乾隆花園將於今年9月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中,展出的是精心復刻的乾隆花園燙樣,燙樣的特別之處在於,不僅反映建築的外觀,也能詳盡表達建築的室內佈置。乾隆皇帝修建這座花園的時代正值內簷裝修工藝發展的巔峰時期。記者也專門來到了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看看如此精緻的乾隆花園燙樣是如何誕生的。

而在展廳當中,則是以現代設計手法將乾隆花園中的倦勤齋小戲台進行了重構,用3D打印技術制出一個戲台,再利用鏡面屏幕再現倦勤齋室內影像,虛實結合,為觀眾營造出置身其中的空間體驗。

中國古人無論是遊於園中假山,或遊於真山真水,都在追求一片超脫於俗世的心靈空間。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立一塊湖石假山,彷彿見九天雲煙,置一方樓台亭榭,便能引明月清風。風回小院,庭無慮,留言春相續,又是一年海棠盛放。歡迎您來參觀本次展覽,感受園林文化的魅力。

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 www.china-news-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