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是引領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的主陣地、主推手。值此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我們特別策劃“新華老總談讀書”4·23系列專題訪談,邀請各地新華書店的主要負責人分享他們的讀書方法、經驗以及關於閱讀的獨到見解,為廣大讀者提供切實可行的閱讀建議,助力全民閱讀的深入推廣。
上海新華書店黨委書記、董事長鈕也仿
本期,將與您分享上海新華書店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報業傳媒行業協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作協理事鈕也仿先生關於閱讀的思考。
01
記者:您是如何愛上閱讀的?作為文化企業的管理者,如何建立並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否分享個人獨特的閱讀方法?
鈕也仿:我祖父一生手不釋卷,父母經歷坎坷對子女要求唯有多讀書。我是從閱讀中受益良多的,尤其是我認為閱讀有美容作用。我年輕時候長相打分應該是不及格的,而今大抵可以60分了吧。我細細想來,促成這個變化的應該只能是書讀得更多的原因了。所以我一直覺得閱讀對人具有和玻尿酸差不多的作用。當然,和美容有風險一樣,讀書讀什麼、怎麼讀極緊要。
4年多前上級黨委派我到上海新華書店工作,我是“漫捲詩書喜欲狂”的。我一直覺得深愛產生責任,家庭如此,職場也如此。
我沒有特別的閱讀方法,我肯定不是讀書的天才,我只是覺得讀書是財務成本最低的高貴行為,有此念,便真能做到三日不讀便覺自己面目可憎了。
02
記者:在電子書、有聲書和紙質書並存的今天,您更傾向於哪種閱讀方式?請簡述理由。
鈕也仿:最近我一顆牙根基有點鬆動,醫生說“不可逆”。既然各種“書”已“並存”,只要再看看我們下一代的行為,我們便可知此事如我牙,“不可逆”。介質不重要,書裡有沒有真理或智慧才重要。
03
記者: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您認為讀者仍然需要走進新華書店等實體書店的理由是什麼?實體書店能提供哪些獨特的體驗?
鈕也仿:這一段我略囉嗦幾句。
客觀現實已經擺在我們書業同行面前N多年了,那就是線上購書,具有價格更低、品種更多、佔用目標讀者時間更少——這三個實體書店無法企及和超越的優勢。上海這座大城市還需要什麼樣的實體書店——這是我們思考的重要命題。我們這幾年是按照這樣的三原則進行門店升級換代的:
在內山書店原址上恢復並擴建的
1927魯迅與內山紀唸書局
我的標準裡書店選址首要是“有文脈傳承”。有錢可以買到風景,但是有錢買不到歷史和文脈。在內山書店原址上恢復並擴建的1927魯迅與內山紀唸書局是上海新華對這一理念標準實踐的最重要案例。現在凡日本政要或遊客到上海,這家書店是必到之地。書磊部長也到店視察併購買了圖書。
獲評2022年度“中國最美書店”的1925書局
另一個絕對重要的標準是“必須要有直擊人心的主題”。為上海新華贏得“零的突破”獲評2022年度“中國最美書店”的1925書局,書店開業至今4年,我凡是碰到體制內的說一句“這是原中組部部長、中紀委第一書記陳云同志入黨和工作過的地方”,碰到金融界的我就說一句“這是共和國算盤陳云同志入黨和工作過的地方”,聞者幾乎沒有不到店的。上海新華旗下實體書店若講有“直擊人心的主題”,也不能不講南昌路226號上的新華書店逆光226店,這是殘障人士主題的書店。
上海書城
第三重要的是對書店主理人的選拔。我們這次重開的上海書城,員工11%是研究生,60%是本科生,29%大專。平均年齡是95年生人,也就是28歲。用這樣的人才軟實力,來構建這個書城運營的硬實力。
我把現在的實體書店視為“文化實驗室”。既然實驗,就是通過失敗探索成功的可能性和路徑。
04
記者:請您向廣大青少年讀者推荐一本必讀好書,您會選擇哪一本?請簡要說明推薦理由。
鈕也仿:讀書其實是很私人的事情。尤其是通過延伸閱讀往深裡走,那真是浩如煙海。
給即將走向社會的青少年朋友推薦的話,我建議認真一讀高陽先生的《胡雪巖全傳》(出版社挑權威的即可),尤其是智商高情商低的學霸同學們更可一讀。要做事,首先做人要做得漂亮;而做了太大的事,意味著風險隨致。這套書當年我讀時有“相見恨晚”之感,所以特別希望年輕人“猶未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