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紡織品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商品。受美國濫施關稅的影響,眾多紡織品外貿企業的出口業務遭遇困境。在第五屆消博會現場,記者遇見了一家來自浙江的外貿企業,他們不斷創新、苦練內功的應對策略,展現出當下中國外貿企業的韌性和潛力。
這家來自浙江的外貿企業,是國內最大的真絲品類貿易商,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和美國。作為消博會的五年“全勤生”,他們每年都會帶來多款新品。
2025年消博會,這家企業帶來的“上新”產品中,可以機洗的真絲系列產品特別受關注。這款真絲麵料能承受50次標準機洗不變形。
而這個數字背後,是研發團隊在工業設計中心長達1800多天的攻關,讓柔弱真絲不再懼怕洗衣機中水流的撕扯力。在展位上,還有多款已經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絲綢產品,而這樣的創新探索,企業在10年前就開始了。
浙江參展商王鵬鋮介紹,通過絲綢加科技,通過絲綢加文化,產品科技的含量的疊加,讓他們企業在全球競爭裡具備非常強的實力。
對企業而言,超前佈局的不僅僅是科研技術的探索,還有從蠶種的養殖到產品品牌的推廣,全產業鏈的覆蓋。
浙江參展商李榮昇表示,只有自己強大了,產品強大了,他們在面對類似貿易摩擦的時候,就會從原來很被動到現在可以積極冷靜去應對。從整個品牌佈局上,他們依然沒有放棄全球化產業佈局。
企業的底氣既源於內生動力,更依託於“浙江製造”的品牌力量。在消博會的六號館,有一個特殊的展區——“浙江精品”品牌矩陣,這裡的200多款產品,每一款產品都鐫刻著浙江製造的創新基因。而在這背後,是全省5000餘家“品字標”認證企業構築的龐大產業集群,他們不僅是浙江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標杆樣本,更是中國製造應對驚濤駭浪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