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兩千多年來,孔子以學立身,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 4月6日的《文化中國行》,我們一起走進山東曲阜,感受儒家思想的千年底蘊。
清明節期間,孔子故里山東曲阜迎來了客流小高峰,大型禮樂演出《金聲玉振》以孔子的生平經歷為主線,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引領觀眾沉浸式走進“風雅頌”的禮樂長卷。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統稱曲阜“三孔”。孔廟曾是孔子故居,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與之相鄰的孔府是孔子後代居住的府第,佔地約8萬平方米,是我國保留至今為數不多的衙宅合一的建築群。孔林則是孔子及後代的長眠之所,是我國目前延續年代最長、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1994年,曲阜“三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進孔廟,柏樹成蔭,殿宇軒昂,深宅肅穆。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滋養,不僅對中國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對人類文明進步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古城曲阜在保護孔廟、孔府、孔林“老三孔”的基礎上,建設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尼山聖境“新三孔”,為學術研究、博物展覽、體驗參與提供了新空間。徜徉其中,人們探尋孔府舊藏、追溯儒家文化發展脈絡、感受儒家思想的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