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news > 正文
從“一季熱”到“四季火” “冰雪經濟”正成為帶動經濟增長新引擎
2025-05-07 来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初春時節,全國各地冰雪季接近尾聲。記者在國內主要冰雪旅遊目的地觀察發現,儘管冰雪季即將結束,但群眾的冰雪運動熱情依然火熱。

在河北張家口崇禮區,近幾週,每個週末各大雪場都是人潮湧動。

河北崇禮的冰雪季可持續到三月底四月初,崇禮各家滑雪場也順勢推出更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更優惠的價格,吸引全國各地的冰雪運動消費者。

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區文體局副局長韓曉玉稱:“2024年崇禮承辦舉辦的賽事活動總共有730多場。這些活動賽事可以增加一些遊客的體驗感,增加我們這個客群。”

據統計,自2024至2025冰雪季以來,全國滑雪場累計接待客流超1.9億人次,同比增長22.8%,全國滑雪場內相關各類消費累計超350億元。

從“一季熱”到“四季火” 讓冰雪季延伸

我國冰雪運動的雪季一般自11月中下旬到12月開始,持續到次年的2月底到3月初結束。冰雪季過後,經過短暫的休整,從5月份開始,河北崇禮的各家大型滑雪場將切換到夏季運營的模式,力爭實現冰雪場地設施從“一季熱”到“四季火”的轉變。

作為最早探索夏季運營的太舞滑雪小鎮,2024年夏季接待遊客已超150萬人次,逐步擺脫了“靠天吃飯”“一季養三季”的做法。

目前崇禮已經有7座滑雪場開啟四季運營模式,徒步露營、越野跑、山地車等項目越來越受到群眾的歡迎,一個多元的戶外運動目的地已逐漸成型。

韓曉玉稱:“冬奧賽事以後,基本我們是屬於全季運營的狀態,2024年夏季接待了400多萬人次。”

冰雪熱帶動國產冰雪裝備製造業快速發展

冰雪裝備器材是開展冰雪運動的基礎,也是冰雪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冰雪運動的日益普及,我國自主研發的冰雪裝備器材產業規模快速壯大,產品技術品質穩步提升,多地形成了冰雪裝備產業集群。

在張家口市宣化冰雪產業園,從索道纜車、造雪機等重型設備,到滑雪板、滑雪服等輕個人裝備,冰雪裝備製造企業生產線忙個不停。這款紅色的國產全自動造雪機可以實時採集氣象站信息,自動啟動或者關停造雪作業,並且在多個關鍵部位都實現了自主創新。而這款國產的索道系統同樣實現了絕大部分零部件的國產化,大大降低了滑雪場的投資成本。

張家口中索國遊索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寧剛稱:“我們去年的營業額大概1.6億元,預計2025年應該能突破2億元。”

河北張家口依托當地冰雪運動的龐大市場,已經形成了兩個大型的冰雪產業園區。各門類冰雪裝備器材在實現本地“產學研用”的基礎上,還遠銷俄羅斯、印度、菲律賓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已經形成15個大類冰雪裝備器材產品體系,基本覆蓋了從頭到腳、從個人到場地、從競技競賽到大眾運動全產業鏈的冰雪裝備器材。冰雪裝備企業數量已從約300家激增至近900家,銷售收入也實現了從不足50億元到220億元的大幅躍升。

我國冰雪運動帶動世界冰雪產業格局變化

目前,從冰雪旅游到裝備製造,“冰雪經濟”正在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同時也帶動世界冰雪產業格局的變化。

早在北京冬奧會舉辦之前,國際奧委會就曾表示,中國提出要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將使得全球冬季運動的開展邁向新高度,並開啟全球冬季運動的新時代。而隨著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這一目標也逐漸從願景成為現實。

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稱:“隨著更多的人去參與冰雪運動,我們在冰雪的教育培訓、冰雪的旅遊、冰雪的競賽表演等這樣的一些產業門類當中都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發展速度,而且呈現出繼續向好的一個趨勢。”

在北京冬奧會之前,世界冰雪運動的格局和產業已經相對成熟穩定。而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參與到冰雪運動中,給世界冰雪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王雪莉稱:“基於人口、基於發展的成熟度,它其實再向上成長的空間是有限的。但是到了我們辦冬奧會的時候,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個人數之巨大,帶動了世界冰雪產業的一個很好的機會,這也帶動了整個世界冰雪產業格局的變化。”

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 www.china-news-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