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3月14日印發通知,從豐富金融產品、便利金融服務、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出發,提出優化消費金融政策的具體舉措,助力提振消費。
金融監管總局要求金融機構針對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場景,量身定制金融產品,更好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金融需求。加大對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遊、教育培訓、健康養老等消費服務行業的信貸投放。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優化資源配置。在有效核實身份、風險可控前提下,探索開展線上開立和激活信用卡業務。
同時,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紓困。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借款人信用記錄、還款保障,針對暫時遇到困難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貸款償還的期限、頻次。根據借款人申請,經審核合格後為符合條件的借款人提供續貸支持。
在優化消費金融環境方面,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規範消費貸款合同條款,明示最終綜合融資成本。同時,加大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等行為的聯合懲處和打擊力度。
國資委:今年中央企業要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佔比
記者從3月14日召開的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專題推進會上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各地、各中央企業深化提升行動主體任務平均完成率超過70%。今年國務院國資委要求,中央企業要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佔比。在科技創新領域,領軍企業要牽頭推動重大攻關,打造更多的“國之重器”和“殺手鐧”;密切跟踪重要領域技術創新,落實好“人工智能+”專項行動。
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持續擴大
記者3月13日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在天津、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省份進一步擴大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便利跨國公司企業跨境資金統籌使用。
試點內容主要包括:一是允許跨國公司根據宏觀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外債和境外放款的集中比例;二是允許跨國公司通過國內資金主賬戶辦理境外成員企業本外幣集中收付業務;三是進一步便利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跨境收支業務;四是不涉及外債和境外放款額度的資本項目變更等業務可以由銀行直接辦理。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下一步將加力推進外匯領域制度型開放,加快推動跨國公司跨境資金管理政策提質擴面,不斷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