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isation actuelle:nouvelles > news > texte
Observation · Chronique de la gouvernance | Créer une forte croissance vers le graphique maritime
2025-05-07 source: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时强调,河北区位优势独特,海运条件便利,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河北省出台系列政策,整合资源“一盘棋”布局港口功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陆海联动、产城融合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聚力打造向海图强增长极。

◇河北省畅通陆海双向物流通道,推动铁水、公铁、陆空等联运模式发展,构建集约高效多式联运体系;开辟联通全球的集装箱航线,加密内贸航线,培育远洋海运中坚力量。

◇如今,“雄安报关、黄骅港验放”“雄安报关、雄安验放”正在成为现实,为雄安新区打造高效、便捷、经济、稳定的出海运输通道。

◇2024年,河北全省进出口总值历史性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8.2%,占进出口总值的57.8%。

◇2024年,河北省煤炭下水量占北方港口煤炭总下水量的88.1%,铁矿石外贸接卸量占全国沿海港口的25.9%。

◇推动以产兴城,河北大力支持沿海县区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每个县培育2~3个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链条,形成昌黎金属材料、盐山管道装备、滦州装备制造等30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带动生产要素加速汇聚,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动力。

◇按规划,到2027年,河北将基本建成陆海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沿海经济崛起带成为环渤海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东临渤海、内环京津,河北省拥有海岸线487公里,管辖7200多平方公里海域,有秦皇岛、唐山、沧州三个沿海城市,海运条件得天独厚。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沿海港口,自北向南沿渤海湾依次排开,犹如镶嵌于海岸线上的璀璨珠链。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时强调,河北区位优势独特,海运条件便利,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2023年7月,交通运输部与河北省签署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部省合作协议,加强协调对接,积极推动河北港口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关于进一步推动和支持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河北省出台系列政策,整合资源“一盘棋”布局港口功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陆海联动、产城融合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聚力打造向海图强增长极。

2024年,河北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14亿吨,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港口通过能力达11.98亿吨/492万标箱,居全国第四位。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河北沿海港口已成为国家能源和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的重要枢纽、京津冀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河北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

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堆场(2024 年 11 月 5 日摄)杨世尧摄 / 本刊

“一盘棋”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港口,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航运,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今天,航运业承担了超过80%的全球贸易运输。

河北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持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积极培育航线网络,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建设上稳煤、优矿、拓箱、增油气,生产上推动绿色化、智慧化发展,运输上降成本、提质效、优服务、保安全,加快港口转型升级。

握指成拳,构建现代化港群体系。河北省新组建成立河北港口集团,承担全省港口投资运营主体职能,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河北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子玉介绍,集团重组成立两年多来,优化整合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业务,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运营一体化高效管理,形成握指成拳的集群效应。

在这一现代化港群体系中,唐山港发挥综合性深水大港和自贸试验区政策赋能等多重优势,打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内贸集装箱运输枢纽和综合贸易大港;黄骅港重点建设国际贸易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秦皇岛港作为全国主要煤炭装船港,在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此前的“一群港”,整合后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港口群”功能持续优化完善。

随着港口间运力协调成为常态,港口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拥有40万吨级矿石码头,集疏运优势明显。大船抵达后,可用小一点的船舶将货物倒运至黄骅港,依然具备价格优势。如今,这种“水水中转”模式已在河北港口集团广泛推行,集团运力得到充分发挥。

资源整合后,河北港口集团的整体实力、投资能力和优化港口功能布局能力明显增强。目前,集团拥有生产性泊位142个,成为全国重要铁矿石接卸港、环渤海地区重要集装箱枢纽港。2024年,集团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42亿吨,同比增长6%,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集团中排名第三位;实现利润总额46.5亿元,同比增长10.46%。

2025年,河北将进一步提速港口项目建设,实施21个港口建设项目,年内计划投资85亿元,建成液体化工、燃料油和通用泊位5个,泊位总数达到278个,通过能力达到12.04亿吨、518.6万标箱。

扩大“朋友圈”,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蛇年正月初二,河北港口集团合德海运美西快线迎来新春第一个班次,执航船舶“合德大西洋”轮满舱满载从上海港扬帆起航,驶往美国洛杉矶港。

2024年3月,河北港口集团旗下航运板块经营主体合德海运公司,成功开辟到美国洛杉矶港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这条美西快线,实现了河北集装箱班轮远洋航运“零”的突破。

同年11月,合德海运在黄骅港成功开通我国北方第一条以快航模式运营至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打通京津冀乃至中国北方地区至美国西海岸的最快海运通道,为数百家中美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目前,合德海运公司运力水平在全球10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中位居第26位。

河北省畅通陆海双向物流通道,推动铁水、公铁、陆空等联运模式发展,构建集约高效多式联运体系;开辟联通全球的集装箱航线,加密内贸航线,培育远洋海运中坚力量。河北港口集团开通的“海上穿梭巴士”,搭建起环渤海各港口间支线运输体系,每月累计可达200班以上。

目前,河北全省集装箱航线达到67条,覆盖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直接通达日韩、东南亚、俄罗斯远东、美西等主要港口。

科技赋能,建设智慧绿色港口。走进黄骅港煤炭港区,一列满载煤炭的列车缓缓抵达,长长的车厢被定位车牵引至抵港第一站——翻车机房。此时,数百米外的集控操作室内,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系统,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翻车机自动运行,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8000吨煤炭卸车作业。

作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黄骅港一艘5万吨级的运煤船,2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装卸货,全流程无需人工操作。依托智能化打造全流程抑尘系统,黄骅港已看不到煤尘飞舞,煤污水也实现循环利用。

2025年2月,河北省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唐山港京唐港区25号泊位获批对外开放。该泊位引入全球首台套新一代高效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研发应用国产化码头操作系统,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秦皇岛港获评全国首家五星级“绿色港区”,全国首个煤炭码头零碳试点项目在黄骅港煤炭港区三期码头启动,黄骅港成为全球首家全流程智能作业的干散货港口、全国首家作业现场全面无人的智能化煤炭港口……河北推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赋能绿色智慧港口建设,全省港口加快智慧化改造,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绿色方式集疏港比例达90%以上。

2025年,河北将普及推广煤炭全流程粉尘防治技术,全省煤炭码头100%应用;持续提高岸电使用率,加快推进智慧绿色干散货码头等7个交通强国试点建设。

降本增效,优化港口营商环境。2月6日,在石家庄海关所属京唐港海关监管下,一批重量为19.23万吨的进口铁矿石,按照进口铁矿依风险等级差异化检验模式快速通关。这批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的进口铁矿石,根据风险等级评定属于中低风险层级,卸货时经一次查验合格后便可直接提离,通关时间节约50%。

石家庄海关充分发挥唐山港作为全国最大铁矿石接卸港的优势,在全国首创进口铁矿依风险等级差异化检验模式,对中、低风险固废排查实施“快验快放”,对高风险货物集中精力综合检验,有效疏解了铁矿石“滞港”问题。该模式应用以来,港口堆场周转效率提升约60%,铁矿检验时长整体压缩50%。

推动港口服务降本增效,河北积极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与自贸区、保税区联动发展,推动港口、海关、海事等数据共享共用,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先放后检”等作业模式,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处负责人介绍,各港口优化作业流程,压缩船、货在港时间,全面提升作业效率,以成本优势提升港口竞争力。2024年,推动港口服务降本增效,降费3.3亿元,降幅2.1%。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河北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让港口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面发展“航道上的京津冀”。作为京津冀重要出海口,河北沿海港口深化与天津港分工合作,以“航道上的京津冀”服务区域协同发展。

2024年4月,河北港口集团与天津港集团在天津签署《携手共建世界级港口群一致行动书》,共同推动建设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的世界级港口群。

目前,河北港口与天津港合作集装箱航线已达11条。“我们与天津港推进生产互谋、活动共办、人才互派、航线对开、航道共保等,共同推动渤海湾深水航路建设,加快打造津冀世界级港口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河北港口集团负责人说。

2024年11月,来自雄安新区的140吨优质玉米通过公路直达黄骅港后通过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杂货码头运往福建漳州港,开启“雄安新区—黄骅港”集装箱公海联运通道,为雄安新区未来的货物出海运输打通便捷路径。

地处渤海湾穹顶处的黄骅港,是距离雄安新区最近的出海口之一。2023年9月,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设立黄骅港雄安综合服务中心,将港口口岸的申报、订舱、查验、检验检疫等功能前置,为雄安新区当地及周边企业开展进出口货物通关业务和在黄骅港扩大进出口,提供全程多式联运物流服务。

如今,“雄安报关、黄骅港验放”“雄安报关、雄安验放”正在成为现实,为雄安新区打造高效、便捷、经济、稳定的出海运输通道。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2025年春节期间,黄骅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双列连发”,满载着来自天津、山东、河北的汽车配件、轴承、办公用品等货物,行程4000多公里抵达中亚重要枢纽城市——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2024年5月,黄骅港开行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截至2025年3月4日,已累计开行16列,来自浙江宁波、上海、山东青岛等地的货物以海铁联运方式经黄骅港运往欧洲,总货重超过7260吨。

河北加强陆海联动、多式联运,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黄骅港驶出,经石家庄国际陆港中转集结后,直接发往欧洲;从保定发出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直达秦皇岛港后“集装箱不落地”,直装货轮运往韩国;来自韩国仁川装有汽车、日用品的集装箱自秦皇岛港进境,经铁路运输至新疆霍尔果斯出境……在河北,“立足京津冀、面向东北亚、联通全世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物流网络新通道正在加快构建。

近年来,河北省深入华北和西北地区广阔腹地,建设100多个内陆无水港,将“出海口”搬到内陆城市的“家门口”,畅通海铁联运物流通道。石家庄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河北全省进出口总值历史性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8.2%,占进出口总值的57.8%。

保障能源原材料供应链安全。我国煤炭产区主要在北部、西部地区,消费集中在东部、南部地区,煤炭需长距离调配运输。河北省内有大秦、朔黄、蒙冀三条主要煤运通道,经河北港口下水中转,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工业粮食”。

2025年1月下旬,寒潮来袭,南方地区电煤用量明显增加。作为国内重要的煤炭能源输出港,黄骅港煤炭港区实行全天候不间断作业,电煤运输顺畅有序。

“现在正是春季电煤保供重要时期,我们全力保障煤炭运输安全高效。仅我所在的部门,每天就有20万吨煤炭装船。”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二部技术设备科副科长韩士红说。

2023年,沧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2024年,黄骅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55亿吨,其中煤炭下水量完成2.14亿吨,连续六年居“北煤南运”港口首位。

2023年12月,河北港口集团携手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等环渤海6个专业化煤炭港口企业,组建环渤海煤炭保通保畅港口联盟,建立一体化协作机制,对出现的区域性、时段性、结构性供应紧张情况,做到及时统计、重点监控、优先靠泊、高效作业,实现精准供应、快速供应,保障重点物资高效通行,确保国家能源运输安全。

近年来,河北省持续强化沿海港口枢纽和运输通道作用,完善港口能源和重要物资运输系统布局,加强矿石、煤炭、原油、LNG等专业化泊位和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增强港口环节抗风险能力和安全稳定性,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原材料供应链安全。2024年,河北省煤炭下水量占北方港口煤炭总下水量的88.1%,铁矿石外贸接卸量占全国沿海港口的25.9%。

黄骅港津冀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景象(2024 年 5 月 26 日摄)付秀智摄

港产城融合互促激发新动能

河北沿海临港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个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1/3左右,具备发展临港产业的良好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河北坚持做好港产城融合文章,把“港口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做强优势,以港聚产。2月,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沧州华宇特种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电子特气项目正在试生产。“电子特种气体被称为‘芯片血液’,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中的薄膜沉积等环节,是晶圆生产中的关键材料。”公司总经理徐立勇说。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黄骅港,加速构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化学品、高端涂料、绿色农用化学品等五大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氢能综合利用等8个特色产业链。

依托港口优势,河北省推动钢铁、石化、重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加速向沿海临港布局,培育海水淡化、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新的增长点,形成一批产业聚集区。唐山市沿海片区钢铁产业规模占全市比重近1/2,沧州市沿海片区绿色化工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近一半。秦皇岛汽车轮毂进出口集散基地等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河北省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河北将基本建成世界领先的精品钢铁基地和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沿海地区石化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形成一批全国一流企业及产业集群。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与能源装备等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局部强势,争创国家级特色原料药基地,打造全国知名新型功能材料基地、全国重要海上风电产业装备制造基地。

突出特色,以产兴城。海鸥掠过头顶,浪花拍打衣衫,万吨巨轮迎面驶来……走进曹妃甸城市馆序厅,裸眼3D宣传片《蓝色梦想》循环播放,向游客展示一座年轻城市的成长与变迁。

自2005年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正式开埠通航,钢铁、石化、矿石加工等各类临港产业迅速聚集。曹妃甸,这个昔日落潮时才能显露全貌的带状小沙岛,拔节成长为一座滨海新城。

“曹妃甸因港而生、因港而兴,正以港产城融合发展为主线,全域统筹布局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加速提高港口能级、提升港城品位、繁荣港城经济。”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志新说。

百余年来,秦皇岛城市变迁与海港紧密相连。随着秦皇岛港从传统煤炭大港向国家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转型升级,秦皇岛城市“颜值”加快提升。临海听涛的“婚房”,工业风咖啡厅,风格各异的近现代建筑……曾经主要运输煤炭的秦皇岛港西港区,将百年历史与现代创意融合,打造出西港花园景区,让游客流连忘返,成为秦皇岛城市“打卡”新地标,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依港而建的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十分活跃,推动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靠着唐山港京唐港区和2000万吨钢铁、700余万吨焦炭、30余万吨焦油等产能资源,我们形成了港口物流、精品钢铁、绿色化工三大临港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推动以产兴城,河北大力支持沿海县区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每个县培育2~3个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链条,形成昌黎金属材料、盐山管道装备、滦州装备制造等30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带动生产要素加速汇聚,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动力。

经略腹地,以城促港。唐山港跃居全球沿海吞吐量第二大港,与唐山市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作为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沿海城市,唐山市资源禀赋突出,钢铁、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工业基础雄厚,为唐山港吞吐量持续攀升提供了最直接的腹地支撑。

锚定“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即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唐山市积极实施“海洋+”行动计划,深耕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改革“试验田”,依托口岸资质“全牌照”以及自贸区、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叠加红利,大力推动“大港口”建设。

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2024年海港区谋划实施总投资超过160亿元的港口配建项目,支持唐山港京唐港区扩能升级。其中,唐曹铁路东延及配套物流工程将打通京唐港向西北地区辐射通道,推动京唐港吞吐货物运输低碳转型,配套建设的仓储物流园区,将进一步延伸港口服务功能,形成集仓储、保税、贸易、金融、信息、物流等于一体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从港口大省迈向港口强省,河北将加快构建以“三中心城市三新城”为核心的现代化沿海都市带,布局航运、科研、金融、商贸等业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快速提升唐山曹妃甸区、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等园区能级,增强临港城市聚集产业的吸引力和服务一流港口的支撑力。

面朝渤海,心向远洋。河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河北将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沿海经济,打造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的增长极。

按规划,到2027年,河北将基本建成陆海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沿海经济崛起带成为环渤海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游客在秦皇岛西港花园游览( 2023 年 8 月 10 日摄)李铎摄

(记者:李凤双 闫起磊 白林 杨帆)

(《瞭望》2025年第11期 )

Classement de lecture
Le nouveau livre de Dai Dunbang "Golden Snake" est publié pour interpréter la nouvelle rime de la culture traditionnelle
Le ministère de l'industrie et des technologies de l'information a publié un document pour guider la construction du Digital Energy Carbone Management Center
Le ministère de l'industrie et des technologies de l'information a publié un document pour guider la construction du Digital Energy Carbone Management Center
Haikou a rapporté qu'un gazoduc avait fui et enflammé l'excavateur: personne n'a été blessé
Actualités en vedette
Haikou a rapporté qu'un gazoduc avait fui et enflammé l'excavateur: personne n'a été blessé
Haikou a rapporté qu'un gazoduc avait fui et enflammé l'excavateur: personne n'a été blessé
Affiner, normaliser, améliorer ... mettre en œuvre un certain nombre de mesures en détail pour améliorer la légalisation de l'examen de la concurrence équitable
Affiner, normaliser, améliorer ... mettre en œuvre un certain nombre de mesures en détail pour améliorer la légalisation de l'examen de la concurrence équitable
Point d'accès 24 heures sur 24
1Haikou a rapporté qu'un gazoduc avait fui et enflammé l'excavateur: personne n'a été blessé
2Haikou a rapporté qu'un gazoduc avait fui et enflammé l'excavateur: personne n'a été blessé
3Affiner, normaliser, améliorer ... mettre en œuvre un certain nombre de mesures en détail pour améliorer la légalisation de l'examen de la concurrence équitable
4Affiner, normaliser, améliorer ... mettre en œuvre un certain nombre de mesures en détail pour améliorer la légalisation de l'examen de la concurrence équitable
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 www.china-news-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