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據統計,2025年春節期間,福建廈門的旅遊客單量、旅遊熱度、旅遊收入等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而這些數據的背後,已經不再單純是傳統景點,還有一些小眾景點,成為不少游客的選擇。這些非傳統景點是如何被大家發現的?又是因何而“火”的?
廈門是一座能在城區看到飛機起降的城市。提到這裡的熱門景點,除了常見的殿前清水宮、朝天宮等地,2025年還新增了一處水質淨化廠的上蓋提升項目——花嶼·悅海園。
這處休閒運動共享空間與機場僅一條馬路之隔,擁有觀賞飛機起降的絕佳視角,另一側還有寬闊的海岸線風光。不僅給市民帶來愜意,更成為不少游客的拍照“打卡”地。
除了口口相傳,互聯網更為這處熱門景點“添了一把火”,“飛機”“海景”等關鍵詞,成為這裡的主要推薦理由。
而在鼓浪嶼,“文旅+消費”的新場景也讓不少點位“出圈”。除了影視劇取景地、特色咖啡館等場地,不少文旅IP店也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在一家快遞站點,有不少游客在門口的創意裝飾牆拍照。店內還設置了“鼓浪嶼好物”宣傳牆,寄快遞的同時,還能了解當地特產。
門店工作人員藍文斌介紹,這種文旅IP店是他們的一個新嘗試,讓遊客一上來就容易發現,可以給年輕的遊客“打卡”蓋章。遊客需要寄遞行李或者購買物品的時候可以解放雙手、輕鬆旅遊。結合新消費趨勢 流量變“留量”
這些小眾景點又是怎麼保持熱度不減,讓流量變“留量”的?專家建議,面對新的旅遊需求,除了需要加以製度化、合規化,還要結合景區特色和新消費趨勢,多設計相關主題活動,給遊客製造更多的體驗感。
針對部分新興的小眾“打卡”點,不少市民遊客表示,景點的運營維護、文化底蘊、遊客體驗等方面,是持續吸引客流的關鍵。
有的“打卡”點短期內流量快速增加,服務配套卻不能跟上;還有的“打卡”點一時興起,但難以將流量常留。專家建議,面對新的旅遊需求,除了需要加以製度化、合規化,還要結合景區特色和新消費趨勢,多設計相關主題活動,製造更多體驗感。
2024年以來,廈門首批推出的50個熱門“打卡”點中,既有景觀類的,也有生活類的。僅2025年春節期間,這些熱門小眾“打卡”點,吸引遊客超300萬人次。不斷增長的客流也為廈門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提出了新要求。
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彭軍介紹,廈門的荻花洲,因為其濱海美景和演唱會資源迅速成為了“網紅”點。他們將通過組織文藝惠民演出、創意拍攝微短劇等方式,讓其與大型演唱會更加緊密銜接。同時,他們還將協同相關部門做好“打卡”點周邊的交通提升,比如增開旅遊專線、強化遊客驛站、提升更多的志願服務等,讓遊客能夠感受到廈門的溫馨和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