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龙虾:城市的味道印记

中国农网2024-10-09

在安徽庐州古城的温婉与现代都市的繁华交织中,有一种味道,穿越了四季的轮回,成为了合肥人心头难以忘怀的记忆,那便是合肥龙虾。夜幕降临,灯火阑珊处,一张张餐桌旁围坐的人们,正以虾为媒,共赴一场舌尖上的盛宴,留下专属于这座城市的味道印记。

舌尖上的文化寻味:流淌在齿间的故事

盛夏傍晚,合肥各大街区龙虾店的门口,排队等位的食客人头攒动。在别处可以称得上盛况的场面,而在合肥早已延续了几十年。

龙虾,学名克氏原鳌虾,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上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不过,由于个头、肉质、口味等问题,龙虾一直很难“爬”上食客的餐桌。

20世纪90年代,老谢在合肥老市府广场开大排档。有一次,几个老家在蚌埠的学生,问他可有“麻虾”卖。在他们的要求下,老谢去菜市买了5斤麻虾替他们代做。去头抽筋,用油一炸,就端上桌。旁边的人见了,也都跟着吃。高峰期时,一晚上能卖七八百斤。一时间,龙虾市场的火爆引来了大批创业者的注意。

1995年,阿胖龙虾的老板在三孝口以排档起家。2000年,阿胖龙虾搬去宁国路,成为宁国路上第一家龙虾店。短短一年时间内,宁国路上便开出了19家龙虾店,自发形成了龙虾美食一条街。

从市府广场的龙虾排档到宁国路的龙虾一条街再到如今火热的七大美食街区,在合肥,随处可见小龙虾的身影。2002年,合肥龙虾节应运而生,在现场既能品味龙虾、喝啤酒。又能享受一场精妙绝伦的视觉盛宴,盛大的开幕式、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创意十足的特色LOGO和琳琅满目的文化周边,每一个细节都透出合肥人对龙虾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小龙虾,这一源自自然馈赠的美味,从江湖之远走进千家万户,它既见证了合肥的繁荣与变迁,又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之中。

舌尖上的烹饪艺术:餐桌上的风味与蜕变

龙虾,如何在众多繁杂美食中脱颖而出,成为合肥老饕们的不二选择?

2007年,合肥市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淡水龙虾之都”称号,这里的龙虾“青壳、皮薄、肉嫩”,富含高蛋白。

吃虾有必经的三部曲。一闻,二吃,三回味。

走在合肥街头,当一股红油裹挟着秘制卤汤的味道钻进鼻孔,嗅觉灵敏的食客便知道附近有龙虾馆;

吃的时候毫无形象可言。红彤彤的龙虾刚端上桌,直接用手抓起龙虾吮一口浓郁的汤汁,紧接着一手捏虾头,一手拽虾尾,用力一拉,金黄的虾头和鲜嫩的虾尾分离。再轻轻揭开龙虾壳,把雪白的虾肉扔进嘴里嚼,一股麻辣鲜香直冲脑门,蘸汤或是蘸醋,食客们各取所需;

一阵大快朵颐之后,抬起头,连剥出的虾壳都堆成小山。手上、嘴边沾满了麻辣味的红油汤汁,整个人和小龙虾一齐被腌制入味,吃虾的爽感也在此时到达极致。

罍街,阿胖龙虾经营了一座三层楼的店铺。一边保留了半开放的区域,让食客们重温几十年前的街边风格,另一边是升级后的龙虾档口。里面摆放的成品小龙虾饱满红亮、黄多肉白、鲜嫩弹爽,嚼起来辣味回甘。

卤,是合肥小龙虾的一门烹饪艺术。200度下的高温油炸,去除了虾仁的水分,而后将其浸入用八角、小茴香、白芷、花椒等20多种香料和调料调配的卤水中慢炖细熬。最后加入辣油和蒜泥拌开,一盘麻辣小龙虾新鲜出炉。

而合肥小龙虾经久不衰的另一秘诀在于,在发扬卤制龙虾的同时,其他口味层出不穷、老少皆宜。市面上不仅能寻得最经典的麻辣口味,还根据地域特色、人群偏好开发了其他口味,蒜香、十三香、川香、金汤蒜蓉与蒸虾菜品……从几岁的小朋友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能一饱口福。

餐桌风味的每一步蜕变,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这份匠心独运,不仅是对食材的尊重,也是对食客们的承诺。

舌尖上的市场奇迹:聚光灯下的消费潮

合肥龙虾的火爆程度,早已超出了地域的限制,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食客争相品尝的美食。每年盛夏时节,合肥的龙虾市场便迎来狂热的消费热潮。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纷纷涌入龙虾馆,品尝这道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合肥龙虾协会秘书长周超告诉记者,“目前,全市经营龙虾餐馆近1000家,年消费量超过10万吨,三产产值100亿元。”合肥龙虾,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其品牌价值更是过亿元。

合肥市龙虾协会作为行业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推动合肥龙虾产业的发展与繁荣。自2002年起,合肥市龙虾协会已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国(合肥)龙虾节,这一节庆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品尝,还极大地提升了合肥龙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2年中国(合肥)龙虾节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庆典。

在合肥龙虾品牌的推动下,龙虾养殖、加工、烹饪、调料经营等相关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目前,合肥市的龙虾养殖面积已超过10万亩,养殖捕捞交易产量突破3万吨。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现代化的龙虾加工企业,他们的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为合肥龙虾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合肥龙虾,这道流淌在齿间的美味佳肴,不仅承载着合肥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更是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以其娴熟的烹饪技艺、创新的口味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探寻。“吃龙虾,喝啤酒,交朋友”,一起来合肥品味龙虾吧。

作者:张弘 刘思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中交城投成功摘得上海欣江楠股权,落子青浦新城三地块

2025-05-07

重磅利好!降准降息同步落地

2025-05-07

​央行2025年首次降准落地!释放1万亿流动性 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步下调0.25个百分点

2025-05-07

印巴边境冲突升级 导弹袭击致8死 双方互指对方挑起事端

2025-05-07

韩国总统候选人金文洙与韩悳洙今日商讨联手参选 谁将出列?

2025-05-07

巴基斯坦军方:印度空袭已致8死35伤2失踪

2025-05-07

印巴冲突升级 巴防长称已击落5架印度战机

2025-05-0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答记者问

2025-05-07

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超八成实现盈利

2025-05-07

北方冬麦区少雨防旱 南方多雨低洼田防涝

2025-05-07

夏到齐鲁菜篮鲜——山东蔬菜产业发展见闻

2025-05-07

外交部: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打击境外反华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2025-05-07

上市银行首季业绩整体承压 城农商行增速抢眼

2025-05-07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不断夯实存款保险基础保障功能

2025-05-07

本周万亿元逆回购到期 5月资金面预计均衡偏松

2025-05-07

透视13家上市银行一季报:加码对公业务 科技、绿色等领域贷款增速显著

2025-05-07

互联网型银行2024年业绩分化明显:头部谋转型,腰部助贷业务“上压力”

2025-05-07

何立峰将访问瑞士、法国并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2025-05-0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答记者问

2025-05-07

银行理财市场升温:高收益产品受捧 策略多元化趋势凸显

2025-05-07

跨境游“五一”双向火热 “友好型商圈”受外国游客青睐

2025-05-07

(经济观察)高品质住宅加速入市 中国核心城市楼市回稳加力

2025-05-07

蓝佛安出席2025年亚洲开发银行理事会第58届年会

2025-05-07

六部门联合出击!综合治理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

2025-05-07

一季度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4118亿元

2025-05-07

新房销售火热 “好房子”助力“五一”楼市升温

2025-05-07

跨境游“五一”双向火热 “友好型商圈”受外国游客青睐

2025-05-07

五一档电影再遇冷 “哪吒”后急需新“强者”

2025-05-07

文化和旅游部部署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2025-05-07

政策与市场共振 “五一”消费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2025-05-07

屡创新高!多地文旅部门晒“五一”成绩单

2025-05-07

江南华南将有较强降水 西北华北将有4~8℃降温

2025-05-07

“靠征迁吃征迁” 多名90后干部被查处

2025-05-07

失业保险关系如何跨省转移接续?人社部解答

2025-05-07

山东滕州车祸致6人死亡 肇事司机已被刑事拘留

2025-05-07

创历史同期新高!“五一”假期全国快递揽投超48亿件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