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全国第13个“老年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亿人。“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各地也在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让“夕阳时光”浸润温情。

爱老敬老,让老年人出行更加便捷。
在天津地铁二号线,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乘客还可以使用手机软件,提前预约地铁进出站的陪护服务。
天津市民 关磊:以前我感受过的就是,人出去了,行李落里了。改造以后,出来、进去大家都很方便。
“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目前,全国已完成超3.5万个城市公交站台的适老化改造,推广应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车13.6万辆,5000余座地铁车站全部配备无障碍渡板。

爱老敬老,让老年人办理事情更加友好。
为了便利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年人更好办理各种业务,各地也积极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浙江丽水的一个银行网点,81岁的项美平老人在取号机上轻轻一扫,柜台便自动打印出Z字开头的“老人专属号”,随后,网点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进行引导,这里不仅有放大版业务指南,还配有老花镜等便民工具。
浙江丽水市民 项美平:服务态度很好,很贴心,对老年人关心,不用排队。

爱老敬老,让老年人居住的社区环境更加友好。
“十四五”期间,我国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对老旧小区实施无障碍改造,老楼加装电梯已达12.9万部。此外,各地在优化社区服务上也在不断创新。
在山东威海荣成市,每到周四下午,凤舞社区的“便民服务长廊”就热闹起来。瓜果蔬菜、家电维修等20多个摊位沿廊排开,让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日常生活所需。
山东威海荣成市斥山街道凤舞社区居民 王玉珍:头发长长了,免费剪,另外,卖蔬菜瓜果梨桃,这个大集上都有,确实方便了我们这些业主,尤其是我们老人。
目前,社区里像王玉珍这样的老年人占八成以上。对此,社区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加强对老人的探访和关爱。
山东省荣成市斥山街道凤舞社区党支部书记 吕莎莎:我们利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来赋能基层社区治理,截至到目前,我们线上加线下共计服务居民10万余人次,让整体的社区满意度提升了20%。

爱老敬老,让老年人就医更有保障。
“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
生活在重庆的91岁老人束惠芬去年因摔伤髌骨而住院。除骨折外,老人还患有冠心病、房颤、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过去,她需要分别到骨科、呼吸内科等多个科室挂号问诊。
束惠芬老人家属 樊梅:当时,我记得一次性挂了5个科,就是一个一个窗口去挂,还要她(母亲)本人到场,所以挺麻烦的。
针对单个专科难以诊治老年人复杂病情的问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变思维,整合院内多学科专家,让老年患者在一个科室就能进行大多数疾病的治疗,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满院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何建国:优化流程,让患者在院内能够享受到尽量少移动,就能够达到多病共治的效果。

爱老敬老,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丰富多彩。
如今,老年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重阳节到来之际,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幸福颐养护理院,数十位艺术家用书画、剪纸、吹糖人等艺术形式,为老人们送上健康长寿的深情祝福。
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入住老人 袁淑敏:84了,我今年本命年。参加的吹糖人,还有写福字、画画,都参加了。
北京市文联组联部主任 白媛媛:我们希望用文艺的形式,能够更好让老年人能够感受到身边人,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
在江西萍乡,有一位83岁的摄影师名叫陈德钧,他当过兵、做过中学老师,退休后又继续发挥余热,走遍萍乡各地,义务为上百名高龄老人拍照,其中包括不少百岁老人。他用光影记录了当地老人的晚年生活,传递出浓浓的温情。
清晨,陈德钧来到萍乡腊市镇,为百岁老人彭芳芝拍照。快门轻响间,笑容被定格。
彭芳芝外孙 彭中华:以前也带外婆去过影楼拍过照片,路途远了一点。陈老师在村里面帮很多老人拍过照片,效果也蛮好的,又能调动情绪,非常感谢陈老师。
一袭志愿服,一面红布,一台相机,陈德钧走街串巷,24年来风雨无阻。祖籍江苏的陈德钧,从部队转业后,在江西萍乡的一所中学当老师,与师生及家长们相处融洽,让他下定决心要多做好事,回馈乡亲。1996年退休后,陈德钧租下一个阳台,开始免费为居民服务。
江西萍乡昌盛社区居民 谭炳胜:开头是补鞋子、磨刀、磨剪刀,慢慢地到后面为别人免费照相。从1996年到现在,不停地、没有间断地免费服务。

2001年,一次老年大学摄影学习班,让陈德钧找到了为民服务的新方向。他花2000多元买下相机和胶卷,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社区到街道,再到全市各地,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设备也越来越齐全,如今,还自费购买了新款的无人机。
摄影师 陈德钧:2001年,听到是这个老年大学招生摄影班学生,我第一个报名。后面,我买了这么多相机,越拍越有劲,感觉拍人像,拍了一张人像送给了老人,这样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可以影响几代人。
陈德钧女儿 陈慧琴:他在生活中一件衣服可以穿一二十年,他的鞋子可以修修补补,但是他对他的摄影非常热爱,可以不计成本地付出。
一次去农村拍照时,陈德钧发现有些老人一辈子没拍过照,萌生了为更多老人拍照的想法。有的老人住得比较偏远,陈德钧常常扛着设备翻山越岭。

摄影师 陈德钧:有一次乡下有个老人了,90多岁了,请我到他家里去拍,但由于下雨,回来时间晚了,我只好走路回来,大概走了十多公里。走到家,打开相机,这个相机图片放在电脑上,我比较满意,心情特别愉快。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照相不止。
24年来,陈德钧走遍萍乡市湘东区11个乡镇街道,为700多位老人留下照片,免费冲洗照片3.5万多张。这些照片承载着岁月的温情,成为家家户户的珍藏。
“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银发旅游列车,是指针对老年客户开发、满足老年客户特定需求、以老年客户为主要群体开行的旅游列车。眼下正值秋游季,各地开行各式各样的银发旅游列车,满足老年旅客出游需求。
近日,一辆银发旅游专列,从济南大明湖火车站开往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区,数百名老人开始为期12天的旅程,丰富的活动和暖心的服务让大家倍感温暖。
国铁济南局青岛客运段烟京车队列车长 张鹏飞:配备了防滑扶手、防滑地板、紧急紧急呼叫按钮。餐饮方面,我们提供保质保鲜食材,严把进菜试料关口,提供特色化订餐服务,低脂低盐低糖。
旅客 侯维明:(插座)原来在(过道)这个地方,现在改到(包厢)里边,这些设施的升级,非常贴心,很好。
旅客卢少奎从50年前就开始拉二胡,每次出行都要带着,走到哪里都不离手。卢少奎老两口最爱乘坐专列旅游,因旅游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这一次,他们结识了一位75岁的老乡。
导游告诉记者,老伴、老友是银发列车上最多的出行组合。不过这次,还有一位81岁的老父亲,专程和女儿出来旅游。

10月以来,国铁成都局“熊猫专列”为老年游客定制了多条主题赏秋线路。从新疆的大漠胡杨,到广州的山海风情,再到云南建水的秘境人文,不同的游览线路与精心的服务保障,让老年游客畅游祖国大好河山。
旅客 侯蓉建:我们是第一次坐熊猫专列,我觉得在车上整个服务是比较暖心的。
旅客 徐小梅:这次我跟老伴一路南下,边走边玩,车上的服务设施对老年人都非常友好,我们非常喜欢。
旅途中,旅客还可以欣赏古筝古曲演绎、川剧变脸表演,列车为“银发游客”专门定制了少盐少油的餐食,提供医疗保障,同时,还联合相关部门打造景区VIP绿色通道,让游客享受便捷体验。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比2019年增长近50%,是历年来开行数量最多的一年,运送旅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已累计开行旅游专列1818列,接近去年全年开行量。
一列列银发专列飞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让“老有所乐”在“诗和远方”中畅行。
各地举行特色活动,敬老孝老,乐享佳节。
爱满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在福建福州,趣味运动会热热闹闹,“弹跳乒乓球”“水瓶保龄球”等项目,让老人们在欢乐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在湖北武汉黄鹤楼下,舞龙、扇子舞、剪纸模特秀精彩上演,展示着老人的活力与风采。
步步登高阔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重阳佳节,在北京慕田峪长城,900多名登山爱好者登高望远,领略自然之美。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主任 孔宪菲:我们在这次活动中引入了外骨骼等科技设备,帮助老年人通过科技的力量,去更好地实现健康健身这些人生的目标。
在重阳节当天,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中坝社区邀请辖区70名老人一起过节,不仅给老人发放棉被、护膝等慰问物资,还举办丰富多彩的趣味游戏,用贴心的服务和热闹的笑声,给老人们送祝福。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鲁基乡中坝社区村民 克惹合体:心里面很高兴,(现在)穿得也好,吃得也好,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
在山东泰安,重阳节这一天,一场“孝善大集”在祝阳镇井家洼村热闹开市。精彩的演出、健康义诊等活动,吸引着四邻八乡的老人们前来。
重阳佳节,敬老情浓。一场盛大的百桌重阳宴在山西长治振兴小镇热闹开席,千余名老人欢聚一堂。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尝美食,边聊家常。

山西长治上党区振兴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 王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孝亲敬老的美德薪火相传,让乡村振兴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老人。
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养老常被视为纯粹的福利事业,甚至被简单归结为负担;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片银色海洋之下,正涌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海。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老年人的需求自然也会更讲品质、更加多元化。他们的衣食住行、医养娱教,不再仅仅是社会保障的课题,更构成了拉动内需、推动产业转型的强劲增长极。有关部门预测显示,今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15.8万亿元。
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么,让老人的日子过得更舒坦,这本身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这个过程,就像重阳节登高。我们俯身应对的是具体而微的现实挑战,是养老服务的琐碎与艰辛;而当我们抬头远望,看到的则是产业升级的壮阔前景,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愿景,是一片万里云天的开阔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