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扎实推进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
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工作组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落实全国种业振兴推进会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具体措施,进一步扩大品种试验现场检查覆盖面,严把品种审定关口,强化品种展示评价和引种备案管理,加大品种撤销力度,加快提升品种管理质效和品种质量水平。
加强品种试验管理和飞行检查。及时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省种业中心负责全省品种试验管理,组织省级审定委员会和市种业中心对田间试验进行飞行检查,市种业中心对辖区内试验进行监管,形成了省市联动的试验监管机制。严格管理联合体自主试验,严控联合体试验参试品种数量,玉米联合体数量由12个合并为6个,加大田间试验检查频次。今年已报废联合体试验1个,责成限期整改联合体3个,试验数据作废品种70个。
优化提高品种审定标准。坚持生产需求导向,修订并印发省级品种审定标准,提高品种产量、抗病性等指标要求,均不低于国家标准,其中小麦抗病性及抗倒性、玉米区生同步试验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将小麦感染条锈病作为一票否决指标。根据气候变化趋势,增加小麦新发病害、穗发芽等鉴定指标,确保品种安全。2025年省级审定品种195个,同比减少14.1%。其中,小麦高产稳产品种占比80.2%,高抗条锈病品种占比25.6%;玉米南方锈病中抗及以上品种占比48.1%,茎腐病、小斑病、穗腐病中抗及以上品种占比45.7%。
强化优良品种展示推介。布局建设省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38个,抓好品种田间观摩评价,每年举办黄淮海冬小麦和玉米新品种展示活动。2025年省级安排260万元财政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跟踪评价和宣传推介工作,筛选推介优良品种120余个,更好服务农民选种用种,助力优良品种在大面积单产提升中发挥作用。MY73、现代959等一批突破性玉米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先后成为全国推广面积前十大玉米品种。
加大引种备案管理和品种撤销力度。研究制定《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撤销审定(引种备案)管理办法》。开展引种备案适应性试验全覆盖检查,现场核实和综合评价引种备案品种,择优汰劣,充分发挥引种备案“引优补缺”的作用。2025年引种备案品种34个,比最高年份(2018年)下降91%。强化审定品种跟踪评价,对生产上没有推广面积、出现严重缺陷或生产风险的品种,依法依规撤销审定,2025年撤销审定品种196个,截至目前已累计撤销品种898个。
下一步,河南省将完善试验审定制度,加快推动品种审定工作流程、试验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落地,为试验审定提供管理依据和操作规范;严把品种参试关口,严格参试申请材料规范性审查,杜绝比较试验报告不规范、选育过程不详实、亲本来源不清的问题品种“带病”参试,从源头上控制审定品种数量;加快推进品种试验审定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实现试验审定线上申请和审核,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