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东北、西南、西北主产区秋粮收获已过八成半;黄淮海秋粮收获过八成;长江中下游收获七成半。随着秋粮大面积收获,主产区冬小麦播种陆续展开。目前,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一成。黄淮海主产区冬小麦开始播种,西北麦区冬小麦播种已过七成。
山西芮城:20余万亩苹果迎收获 智慧分拣助农增收
眼下,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的20.3万亩苹果进入收获季。近年来,当地通过引进新优品种、数控智能管理等措施助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秋时节,芮城县古魏镇的一个果园里,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分工协作,采摘、分拣、装运,有条不紊。近年来,当地引进新品种,错峰上市,同时大力推行矮化密植栽植模式,使苹果品质大幅提高。

果农称:“这些苹果树今年是第三年的树,一亩地能产3000多斤,现在客户已经预订走了,3元多一斤订走的。”

当地新建了苹果数控中心、多座大型冷库和智能化的分选车间,对苹果进行精准分级,实现了自动化清洗、烘干和分拣。

山西运城芮城县古魏镇某分拣公司负责人周民朝称:“我们现在每天的加工量在十万斤左右,比以前提高了一倍。”

截至目前,芮城县苹果栽植面积稳定在20.3万亩以上,年产量32.1万吨,年产值15.1亿元。
江西德安:“巨型稻”迎来首个丰收季
秋收正当时,在江西九江德安县河东乡,今年试种成功的“巨型稻”迎来了首个丰收季。
在德安县河东乡的稻田里,一片片金灿灿的“巨型稻”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水稻株高超过1.8米,稻穗长而饱满,犹如高粱一般挺拔。眼下,饱满的稻穗已压弯了稻秆,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种粮户刘钢称:“这个水稻和普通水稻相比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产量比较高,像一穗在360—500颗,普通的水稻在150—200颗,一亩的产量有1600—2000斤。”

除了高于普通水稻的产量,由于“巨型稻”其秸秆最高可达两米以上,因此,凭借秸秆回收,种植户又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

刘钢称:“比如说秸秆也可以利用,我们一亩的秸秆产量大概5吨,一吨400元左右,这又是一笔额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