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為便利全運會期間各地運動員、代表團、技術官員、傳媒及貴賓往返粵港澳三地,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前日起已在香港國際機場、高鐵西九龍站、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口岸4個指定管制站設置「出入境專屬通道」,為他們提供高效、便捷的出入境服務。他們經首次使用專屬通道並成功登記後,賽事期間再次出入境香港時無需再出示證件,只需透過容貌識別技術即可快速完成通關手續,全程僅需約7秒,屬首次供訪港旅客全程以容貌識別辦理出入境手續。4個管制站均各設有兩條入境及兩條出境專屬自助通道。入境處處長郭俊峯預計,將惠及約5,000名運動員及相關人員。全運會完結後入境處將總結今次運作經驗,持續研究如何利用科技為市民及訪客提供更便捷的通關服務。
郭俊峯昨日出席「入境事務處全力支持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打氣及誓師典禮」時表示,預計全運會期間將有大量來自全國各省市的代表團、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往返粵港澳三地。
為此,入境處前日起在香港國際機場、高鐵西九龍站、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口岸4個指定管制站共設置16條專屬自助通道,方便相關人員快速通關。
確保一般市民不受影響
相關人員於首次使用該通道辦理出入境手續時,需如常出示有效證件並核實身份,完成檢查手續的同時亦會完成登記使用專屬自助通道。已登記人士之後再使用專屬自助通道出入境時,僅靠刷臉即可核實身份,無須再出示證件,更便捷地完成出入境檢查手續。
入境處邊境管制(車輛)科指揮官黃君彥補充,首次登記程序主要依賴有效旅行證件,例如內地運動員的通行證。專屬通道由現有口岸的自助通道改裝而成,入境處將密切監察各口岸的運作情況,靈活調配人手增開櫃枱,確保一般市民的通關體驗不受影響。
公路單車賽和馬拉松採「閉環管理」
入境處同時亦公布十五運會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和馬拉松賽兩項跨境賽事通關安排。郭俊峯表示,兩項賽事均採用「前置通關查驗+閉環管理」的方式,期望實現「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的過關體驗,確保健兒不會因為辦理出入境手續而影響作賽。
在「前置通關查驗」模式下,由賽事競委會於賽前收集和核定賽事所需人員的資訊,再提交內地邊檢單位、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及其他相關部門審核,形成互認「白名單」。賽事當天,入境處會派出觀察員於起點及終點協助內地相關單位檢查賽事人員赴港證件及核對資料,確保僅「白名單」上人員及車輛可進入閉環區作賽並進出香港。
賽事進行期間,參賽人員及車輛形成全過程封閉狀態,並利用數字化技術協助全程閉環管理。所有參賽人員及車輛均需於賽前裝上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的設備及戴上連接全球定位系統的手環,再加上賽道直播監控及無人機監控,全程跟蹤及記錄人員和車輛軌跡,以實時掌握人員及車輛進出口岸的資料。在全運會完結後會總結專屬自助通道的經驗,研究利用科技便利旅客通關。
郭俊峯說:「為配合全國矚目的體育盛事,入境處全力支持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積極投入籌備工作,務求令賽事在安全、有序、順暢的環境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