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明康德再度“瘦身”。
10月26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药明”)拟以人民币28亿元基准股权转让价款,向高瓴投资旗下企业转让其所持有的上海康德弘翼医学临床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德弘翼”)和上海药明津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石医药”)100%股权。
据悉,这两家公司主要经营临床研究服务(CRO)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收入约占药明康德总营收(未经审计)的3.5%,合计净利润仅占药明康德净利润(未经审计)的0.7%。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药明康德第一次清理手中的非核心业务资产。去年年末,公司刚剥离在美CGT(细胞基因治疗)业务,今年1月,公司还出售了两个外国工厂。此外,药明康德年内已经四次减持药明合联股票,累计套现近70亿港元。
药明康德的一系列动作也初见成效。10月26日晚间,公司还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
药明康德28亿卖掉两家子公司
10月26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拟以28亿元对价,向上海世和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世和融”)及上海世和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世和慕”)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本次交易中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为一项完整交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于交易对价,药明康德在公告中进一步解释称,本次交易以28亿元作为基准股权转让价款,并且根据康德弘翼、津石医药于放款日的运营资本、现金负债等财务情况,以及2026年至2028年的业绩完成情况,确定最终股权转让价款。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交易的受让方来头不小,公告显示,上海世和融及上海世和慕均为高瓴投资通过旗下私募股权基金为本次交易新设立的公司。高瓴投资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医疗健康、制造业、绿色能源、硬科技和消费科技等领域,投资横跨早期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以及并购投资等阶段。
据悉,津石医药及康德弘翼主要经营临床研究服务业务。截至2025年9月末,康德弘翼、津石医药的资产总额分别为2.57亿元、14.57亿元,净资产分别为9829.38万元、8.71亿元。
业绩方面,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康德弘翼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1亿、1.86亿,净利润分别为-4247.29万元、-7545.30万元;津石医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38亿元、9.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3亿元、1.62亿元。
对于本次交易,药明康德表示是基于聚焦CRDMO业务模式,专注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考虑所实施,可为公司加速全球化能力和产能的投放提供资金支持,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这两家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收入约占药明康德总营收(未经审计)的3.5%,合计净利润仅占药明康德净利润(未经审计)的0.7%。
此外,公告显示,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最终实施完成产生的收益预计将超过药明康德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即约9.45亿元),预计将对公司2025年度净利润产生较大积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的接盘方高瓴,此前对药明康德青睐有加。早在2015年,高瓴就在美股投资了药明康德,后一路参与药明康德的私有化、A股和港股上市。2020年末,高瓴合计持有药明康德约4362.81万股股份,不过,其自2021年一季度开始减持,到2021年中报已经从药明康德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中消失。
“瘦身”中的药明康德
实际上,药明康德近期“瘦身”动作频繁,已经多次剥离非核心业务,其中就包括公司曾寄予厚望的CGT业务。
据悉,2024年12月,药明康德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WuXi ATU (Ireland) Holding Limited、WuXi ATU (Hong Kong) Limited与Altaris LLC(包括其所控 制的主体,以下简称“Altaris”) 于2024年12月24日(美国时间)签署《股权购买协议》,分别将其持有的WuXi Advanced Therapies Inc.全部股权及Oxford Genetics Limited全部股权以现金对价方式转让给Altaris。
据悉,Advanced Therapies、Oxford Genetics分别为药明康德在美国、英国WuXi ATU业务的运营主体。而WuXi ATU是药明康德的细胞和基因疗法(CGT)业务。
此外,企查查显示,今年7月8日,同样承接药明康德CGT业务的无锡生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无锡生基”)持股100%的股东由药明康德变更为“上海基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基未”),股权层层穿透后,其背后出现了上海国资、上市公司四川双马、IDG资本合伙人李建光的身影。咨询机构沙利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药明生基以1.5亿美元营收位居全球细胞与基因疗法CMO/CDMO市场第四位。
从业绩方面来看,CGT业务确实拖了药明康德的后腿。2021至2023及2024年上半年,药明康德CGT板块的收入分别为10.26亿元、13.08亿元、13.1亿元、5.75亿元,收入增长幅度逐渐放缓;同期主营利润则分别为-0.21亿元、-0.87亿元、-1.31亿元、-1.71亿元,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到了2025年1月,药明康德再次宣布出售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出售的资产包括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和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两个工厂,交易对方为一家医疗技术测试、临床和监管咨询公司NAMSA。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上述业务版图调整,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药明康德还将旗下业务板块重新划分为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测试业务(WuXi Testing)、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和包括非核心业务等在内的其他业务(Others),不再单列此前的高端治疗CTDMO业务(WuXi ATU)和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还在抛售股票资产。10月10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于10月8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出售了其间接控股子公司所持有的药明合联3030万股股票,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2.47%,套现逾23亿港元。2025年以来,药明康德已经四次减持药明合联股票,累计套现约69.5亿港元。
业绩回暖
药明康德的一系列动作已经初见成效。
10月26日晚间,公告出售资产的同时,药明康德还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84%至120.76亿元。
分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药明康德实现营收120.57亿元,同比增长15.26%;归母净利润为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
药明康德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聚焦及加强CRDMO业务模式,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提高了整体的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出售持有的联营企业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的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利润。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投资收益达40.99亿元,投资收益利润占比超30%。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人民币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分业务来看,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是公司的业绩支柱,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9.78亿元,同比增长29.28%。具体来看,公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小分子D&M管线累计新增621个分子,业务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截至2025年9月末,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430个。
此外,测试业务(WuXi Testing)实现营收41.69亿元,同比下滑0.04%;生物学业务实现营收19.47亿元,同比增长6.64%。
资金状况方面,药明康德并不缺钱。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24.45%,短期借款为52.8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8亿元,货币资金为294.39亿元,“兜里”现金比2024年末还多了111亿元。
不过,近几年药明康德的研发费用逐年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为8.26亿元,去年同期为9.54亿元。2022-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14亿元、14.41亿元、12.39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药明康德还上调了2025年全年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增速从13%-17%上调至17%-18%,公司整体收入从425亿元-435亿元上调至435亿元-440亿元。
或受出售资产与业绩增长提振。10月27日,药明康德A股收涨2.73%,报106.64元/股,最新市值3182亿元。药明康德港股收涨4.07%,报115港元/股,最新市值3431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