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金秋九月,秫熟稻香、瓜果飘香,广袤的乡村处处透着丰收的喜悦。在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一场传统农耕技能比拼与现代化收割展示同步上演,村民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共庆丰收、共享喜悦。
在湖北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朝阳村,2600多亩香稻陆续进入收割期,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空气中满是谷物的清香。稻田里,一边是现代化收割机轰鸣作业,铁臂穿梭间,成片的稻穗被低茬收割、脱粒,高效的一体化作业模式让村民连连称赞。另一边,随着“开镰”口令发出,10位村民代表手持镰刀,在划定区域内展开“收割竞速赛”。
村民们将锣鼓搬到田间地头,为参赛选手打气助威。选手们弯腰、挥镰,动作娴熟利落,尽显传统农耕的魅力。经过比拼,胜出的村民将猪蹄、土鸡、大米、鱼等奖品领回了家。
陕西靖边:马铃薯喜丰收 科技田实现“绿色增产”
在陕西榆林市靖边县,30万亩马铃薯陆续进入采收季,机械收割不仅提升了效率,也保证了马铃薯的品质。
在陕西榆林市靖边县阳光村,几台马铃薯收获机正在作业,滚道快速翻转,一串串裹着泥土的马铃薯顺势带出,滚落在田垄间,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马铃薯的“绿色增产”主要得益于当地实施的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有效破解了当地用水难、管理散的问题。品质好了,销路也打开了。
今年,靖边县种植马铃薯30万亩,产量40万吨,年产值超10亿元。
山东烟台:“酥石碴”里种红薯 增收致富有密码
日前,山东烟台市招远的红薯进入收获季,一个个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机器忙着铲秧、刨挖,村民们跟在后面捡拾、装箱,一派忙碌景象。
在山东招远齐山镇,现在是当地红薯一年一度采收的好季节,土地里埋着当地百姓们一年的辛苦与希望。
收获不仅热闹忙碌,整个过程也有不少讲究。首先,要用这台杀秧机把地表的藤蔓打碎。随后,专门为红薯量身定制的收获犁就能进场了。
齐山镇位于北纬37度,昼夜温差较大,这使得红薯在生长中能积累更多的糖分。同时,当地的土壤也更适合红薯生长。这里的土壤被叫作“酥石碴”土壤,松软透气、矿物质含量丰富,种其他作物产量可能一般,但却是红薯最喜爱的生长环境。
保证高品质,秧苗是基础。科研人员通过培养,把红薯苗中可能潜藏的病毒清理干净,再繁育成新的秧苗,这样可以减少病害虫害的发生率。正是这些“干干净净”的小苗,才能长出香甜软糯、个头匀称的红薯。
如今,齐山镇红薯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年产量超过15万吨,全镇发展了30余家红薯加工企业,形成从育苗、种植、加工到物流和电商相结合的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亿元。
福建永定:秋高气爽丰收季 土楼人家晒秋忙
丰收时节,在福建永定,土楼人家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晒秋工作。这一秋季限定景观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来看总台记者从前方发回的报道。
今天带大家来探访的是福建永定土楼群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土楼,叫做“集庆楼”,它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结构非常特殊,外圆内方,是由两个环形的圆楼包裹着一个小方楼组成,而且最外环的直径达到了66米。
由于永定土楼所在的区域多为山地,而且秋冬季节湿度大,因此为了延长农作物的储存时间、避免霉变,每年的秋分节气前后,土楼人家都要把收获的作物摊在土楼里晾晒。大家看,在屋檐上摆满了一个个圆圆的竹匾,这些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农作物与古朴的土楼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独具客家风情的秋日丰收画卷。
土楼晒秋都晒些什么呢?大家来看,在晒架上,有辣椒、陈皮、花生、红枣等。在这个竹匾里,还晒着一个个颜色鲜艳的柿子。龙岩市的永定区被称为“中国华东柿子之乡”,这里种植了六万多亩的柿子,年产量达5.8万吨。这段时间,漫山遍野的柿子开始进入成熟期,橙红色的果实就像一盏盏小灯笼缀满枝头。客家人会把一部分柿子放在竹匾里,晒上一到两周,制作成柿饼,一口下去,软糯香甜。
不仅要晒秋,按照当地的传统,秋分节气前后还要食秋,吃的就是当地的一些传统特色美食。这是传统的客家线面,这道美食的特点就是细如丝线,因此“拉线”是制作线面最核心的一步。老乡们要将线面缠绕在一根固定的竹竿上,再握住另一根竹竿,向外拉抖面条,直到把小拇指粗的面条全部拉到丝线般细为止。接着,还要把线面挂在面架上晾晒,千丝万缕的线面在阳光下细若银丝,远远看过去,仿佛一层层白纱。因为客家话的“面”与“命”的发音相似,因此生日或者有喜事的时候,客家人都要吃线面,并且煮线面都不剪断,寓意“长命百岁”。
这几天,老乡们都忙着制作当地特色的“高陂月饼”。这种月饼的馅料用料丰富,有猪肉、冬瓜条、金桔、花生碎、香葱等。馅料用面粉包裹好后,还要用擀面杖压成扁扁的圆形,经过烤制后,月饼的表皮金黄酥脆,馅料香甜酥绵。中秋节前后,当地人会把自己制作的月饼送给亲朋好友,祝福他们平安健康。
圆圆的土楼晒秋忙,丰收美景美如画,每年的“晒秋季”,这样的晒秋美景都会成为这个季节土楼限定的特色景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这几年来,当地还将这一传统民俗与文旅相结合,引导村民们规范晾晒、打造主题打卡点等方式,来展示客家文化,也带动了当地餐饮、民宿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天津:葡萄飘香缀满枝 科学种植促增收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茶淀街的9900亩葡萄挂满枝头,当地通过科学种植、多元销售等举措助力果农实现增产增收。
在天津滨海新区茶淀街葡萄园,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颗粒饱满紧实,果农正忙着采摘。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土壤、光照条件,这里的葡萄自带独特的玫瑰香味,且皮薄肉厚,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今年阳光充足,葡萄长势喜人,产量再创新高。
作为优质葡萄产区,茶淀街葡萄种植面积达9900亩,预计总产量1.6万吨,产值可达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