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就业、社保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因时因势出台一系列就业支持政策,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89亿元,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总体稳定。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累计面向9200万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
“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深化社保改革,健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开到全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大到17个省份,覆盖超20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目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十四五”期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2900多万人、3400多万人。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
“十四五”期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城市先行到全国推开。养老保险省内流动可以自动接续,跨省流动实现“一键申请、全程网办”,办理时限大幅压减。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称:“对大家关心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问题,普遍放开参保户籍限制;参保地可以在就业地或者户籍地之间灵活选择,缴费基数在当地上下限标准之间灵活选择,缴费方式可以在按月、按季、按年之间灵活选择。”
截至目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6亿人、3.02亿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2900多万人、3400多万人。
我国已有11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在26日的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说,目前,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3.9亿人,其中11亿人领用了电子社保卡。
“十四五”期间,我国不断完善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和掌上12333等服务渠道功能,开通了161项全国性服务,累计为群众提供不见面服务超过600亿人次。从全国来看,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已经超过了70%,部分地区接近90%。
各地加强和银行、邮政等机构合作,打造出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对于高龄或者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或者预约上门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称:“目前,社保卡不仅实现了人社领域的95项应用,还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其他领域各项民生服务。比如,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持卡在本地和跨省异地就医购药,刷社保卡坐公交地铁、借阅图书、进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