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由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及香港經濟日報聯合主辦的「2025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第三季專場於今日(30日)在尖沙咀喜來登酒店隆重舉行,吸引近40家知名企業參展,合共釋放數千個職位,涵蓋商貿物流、文旅體教及金融服務三大範疇,包括法律(律師)、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及行政管理等。有高才通人士表示,香港的國際化教育環境與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吸引自己來港發展。
博覽會吸引了來自不同背景的求職者。來自河北的王先生,是香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碩士新生,今次是首次參加招聘展,希望了解工程相關職位。他表示:「希望提前了解香港的就業市場,為明年實習及未來在港發展做準備。雖然粵語溝通仍需提升,但香港的國際化環境對我很有吸引力。」
年近40的段先生,持有高才通身份,曾於內地多家知名企業任職,此次首次在港求職,目標鎖定金融科技領域,期望月薪達3.5萬港幣以上。他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的國際化教育環境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對自己及家人極具吸引力。相較內地的激烈競爭,香港的金融科技領域更具發展空間。
張小姐是嶺南大學公共智慧管理專業碩士畢業生,專注尋找行政類崗位。她表示:「香港就業市場機會豐富,但競爭激烈。相比內地行政崗位月薪約8,000至9,000人民幣,我在香港中石化實習時,轉正薪資可達22,000港幣。儘管生活成本高,香港的開放包容環境讓我希望留下發展。」
本地健康產品公司維特健靈的攤位負責人黃先生表示,公司本次開放18個職位,涵蓋前線工廠工作、行政及市場推廣等多元崗位,吸引超過100份求職申請。他指出:「前線銷售崗位需求尤其旺盛,我們注重求職者的工作態度及專業匹配度,尤其是高學歷畢業生和具備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他亦提到,受大環境影響,今年招聘規模較去年略減,求職者更傾向穩定現有工作,但公司仍積極吸納人才。
美聯物業高級主任(人力資源)錢先生透露,公司提供前線銷售及後勤職位,收到約七八十份簡歷,求職者包括內地背景的高才通及優才計劃人士。他表示:「我們重視應聘者的粵語及英語能力,以適應服務行業需求。與去年相比,今年市場環境改善,求職者選擇空間更大,企業收到的簡歷數量相對減少,顯示市場更活躍。」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