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召开“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江西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农业质效双增、农村和美宜居、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态势。”江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朝辉介绍说,“十四五”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用好农业产业化和“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两个抓手”,扎实推进“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494.1亿元,比2020年增长1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73元,比2020年增长33.5%。
粮稳天下安,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江西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入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全省粮食产量达439.2亿斤,连续12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今年早稻和夏粮夏油已丰收到手,秋粮长势良好,预计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同时,江西省还先后出台了设施蔬菜、渔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夯实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达9.4%;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累计识别监测对象8.7万户;连续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江西省的脱贫人口就业目标……“十四五”时期,正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江西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精准帮扶政策措施,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守得更牢。
围绕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目标,江西省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和市场思维、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从生产、加工、流通、供应、销售“五端”发力,农业产业发展呈现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市场销售持续拓展的良好局面,农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累计培育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168家,其中超10亿元82家;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由2022年的7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00.1亿元,再到2024年突破300亿元关口,达到308.7亿元,连续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和300亿元大关。
随着乡村建设行动的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已成为江西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江西省创新开展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一体提升。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发展乡宿7556家,较“十三五”增长90.7%;通过发展乡宿产业,共盘活利用闲置农房304万平方米,带动农民就业4.4万人,带动农民增收35.1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21.4亿元。
作者:王川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