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多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其中,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加速落地,破解科技型企业的资本供给瓶颈;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先行先试”,让知识产权“落地成金”;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扩面增效,助力科创产业强链补链。
股权投资试点加速扩围
当前,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加力扩围,签约意向金额已突破3800亿元。2024年9月,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杭州等18个大中型城市;2025年5月,发起设立AIC的主体已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目前除了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先后入局。
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末,该局辖内已完成5只AIC股权基金设立注册,规模合计47亿元;其中,2只基金实现项目投放,向2个项目投资5400万元,另有6只基金预备落地。
6月24日,广州市首只注册落地的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广州产投工融科城创业投资基金完成了对广州新锐光掩模科技有限公司的B轮增资,基金由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牵头,工银投资联合广州产投、科学城集团共同发起设立,该企业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本次B轮增资将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更多耐心资本。
“从募集资金的角度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AIC资本实力雄厚,还可以通过发行金融债等方式补充自营资金,因此,有能力为实体经济提供长周期的股权融资服务。”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胜东说。此外,AIC还可以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债转股投资计划等产品,引导更多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在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不一样。”陆胜东说,在企业初创期,以股权投资介入,推动企业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在企业成长期,采用“股债一体”方式,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扩大生产;在企业成熟期,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等工具,助力企业降杠杆、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目前工银投资“市场化债转股”落地规模累计超过4000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累计超2500亿元。
相较于资金,部分企业更看重股权投资机构的产业背景以期实现共赢。“为此,工银投资深化‘资本+产业’协同,依托母行工商银行广泛的产业链资源、供应链金融资源,帮助企业对接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技术落地、拓展市场渠道。”陆胜东说,通过构建“政府引导+金融参与”驱动模式,全链条打造行业协同生态,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工银投资已在AIC业内首创出台了股权投资试点业务的尽职免责制度。”陆胜东说,这项制度更注重投资工具整体盈亏情况、投资业务的功能作用和综合贡献,合理设置风险容忍度、容错率,按照投资工具的整体损益进行责任评议。
优化知识产权金融生态
如何让企业的“知产”变“资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聚焦知识产权的登记难、评估难、处置难等问题,我们摸清难点堵点,研究形成了‘广东版’试点实施方案雏形。”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说,目前该局已联合省知识产权局、深圳金融监管局面向全省发布了103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产品清单,各类创新主体能够更加便利地选择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截至6月末,广东金融监管局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已超466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成立于2013年的凯融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一家从事光学镜片模具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增资扩产,存在资金周转需求。
“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这家企业持有各项专利超过100项、注册商标超过10项。”工商银行东莞虎门支行副行长黄文超说,该行优化服务方案,企业可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办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这笔贷款不仅助力了专利产业化,还带动了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黄文超说,工商银行东莞分行已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知识产权贷款贴息合作机制,企业可享受一定比例的贷款利息补贴,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助力科创产业强链补链
为了支持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加快产业整合、畅通资本循环,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试点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部分条款,对于“控股型”并购,试点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不应高于60%”放宽至“不应高于8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年”放宽至“一般不超过十年”。
“新政发布后,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为广州市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发放科技企业并购贷款5000万元,贷款占交易对价的80%,期限达10年,从尽职调查到贷款投放,仅用时一周。”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并购方为龙头上市公司,该公司为了扩大业务区域布局和覆盖范围、强化市场开拓能力、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收购了一家标的公司,使其成为并购方的控股子公司。本次收购能够助力企业强链补链,并购方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身在运营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深化与标的公司的协同效应。
为推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高效落地,中信银行已制定、下发了相关配套制度,组建了总行、分行、支行三级联动专班,搭建了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的绿色通道,同时优化考核机制,激发一线员工的积极性。
“广东金融监管局联合广州市委金融办强化专属资源保障,加强信息共享,做好试点项目储备,持续推动试点业务高效落地。”黄海晖说,截至今年6月末,广州地区试点银行机构累计为23笔试点科技企业并购项目提供授信超83亿元,已为7笔试点并购项目发放贷款10.3亿元,储备项目46个,金额超140亿元,为企业强链、补链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