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7月30日《新闻联播》报道,我国在口岸通关、生育支持、文化新业态、进出口等领域取得诸多积极进展,民生、经济多维度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信心。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中国已成为口岸通关效率最高国家之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移民管理工作发展成就。
“十四五”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实施居民出入境证件申办“只跑一次”“全国通办”,在20个试点城市实现换发补发“全程网办”“一次都不跑”;累计为中国公民签发各类出入境证件超3亿人次,公民持有有效普通护照数量已超1.6亿本。
“十四五”期间,全国边检机关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15.56亿人次,交通运输工具超9800万架(艘/列/辆)次,持续优化边检快捷通关,试点启用“智能通关”边检快捷通道,实施国际货物船舶“零等待”作业、“零延时”验放等措施,中外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通关时长大幅压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口岸通关效率最高效的国家之一。
我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领,也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4%
国家统计局7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6.8%。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4年)》发布
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4年)》。2024年,长江干支流水质评价总体为优,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8.6%,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和鳙)在长江中游监利断面卵苗资源量为83.2亿粒(尾),是禁渔前2020年的6.2倍。
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今年上半年,沿线省(区、市)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4567.7亿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电工器材、集成电路、汽车等品类出口增长强劲。
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北京方向通车
7月30日,京哈高速公路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北京方向通车。项目全长238公里,目前已基本改造完成,原来的双向六车道扩展到十车道,成为我国首条长距离十车道高速公路。预计9月底实现双向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