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观众在故宫文华殿欣赏国宝宫廷玺印。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中国网7月27日讯 (记者苏向东)今天,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迎来一周年。当天,“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故宫站”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20方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玺印与200枚大众创作的印章作品同时展出,展开一场跨越数百年的对话——从传统技法到当代创新,印证了中华文明守正创新、薪火相传的永恒生命力。
展览分为“大众篆刻·中轴新章:人民笔下的中轴线”“故宫玺印·紫禁回响:宫廷印章中的历史密码”两大板块。其中,来自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专业篆刻工作者、大中小学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创作的200余枚篆刻作品,以印为媒,再现了从永定门至钟鼓楼,串联起中轴线上15处核心遗产点的壮丽图卷。他们采用玻璃微珠、光敏树脂、玻璃纤维等新型材料,结合AI设计、3D打印等现代技术,展现了篆刻艺术的守正创新。其中一枚以复兴号高铁为造型的碳纤维印章科技感十足,创作者从故宫交泰殿悬挂的康熙皇帝题写的“无为”匾额里汲取灵感,在体现“无为而治”治国理念的同时,以无为之意创有为之举。
故宫博物院精选的20方院藏宫廷玺印最受瞩目。文物珍品包括清代二十五宝在内的政务用玺、帝后书画鉴藏玺及个人闲章,通过宝玺印文与工艺的展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篆刻艺术。据悉,此次藏品中近一半为2008年之后首次展出。
本次展览展出了7.8米长的北京中轴线微缩景观模型,浓缩了千年轴线神韵,尽显古都脊梁巍峨。观众还可通过“数字中轴——北京中轴线时空舱”多媒体装置,沉浸式感受中轴线的历史演变与内涵。此次展览还惊喜呈现了两幅幼儿园师生共创的沙画。稚嫩小手以沙为墨,勾勒出“北京中轴线”的恢弘脉络与“故宫太和殿”的飞檐斗拱。这些充满灵感的辅助展品,不仅是孩子们对中华文明的纯真礼赞,更让篆刻艺术的厚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鲜活碰撞出火花。
此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展览将展至9月12日。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预约。(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