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2025年北京会议的“迈向2030:全球妇幼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分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及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等围绕妇幼健康相关的政策行动、创新实践、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宋莉介绍,中国将妇女儿童健康纳入国家战略,通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规划及《母婴保健法》等法规提供保障,推出“健康中国母亲行动”等举措。目前,中国妇女人均预期寿命达80.88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十万分之十四点三,婴儿死亡率4‰,被世卫组织评为“全球十个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
国际经验方面,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提到,新西兰为孕妇提供免费服务,允许选择助产士全程陪伴,重视消除文化障碍,让母亲掌握健康主动权。柬埔寨卫生国务秘书约桑巴表示,柬埔寨将母婴健康列为公共卫生三大重点之一,推进全民健康覆盖,为偏远地区女性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及现金支持,还建立数字平台跟踪健康信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卫生与健康部主任佩特·库利介绍,其通过1700万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提供移动卫生解决方案、电子学习课程,开发简易卫生信息系统,助力冲突和偏远地区母婴健康。
创新实践是论坛焦点。中国构建了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建成3000多所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推进HPV疫苗免费接种、宫颈癌筛查,推出“云上妇幼”平台。北京市通过紧密型医联体促进资源均衡,12000多家医疗机构形成三级网络,130多家三级医院助力远郊区医疗同质化,开展免费两癌筛查,建立15个国家级妇幼保健专科。
与会嘉宾认为,需持续加强合作,创新技术应用,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气候变化等挑战,推动全球妇幼健康事业迈向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