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2025年北京会议“AI+医疗的应用与治理”分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政界、学界、科研机构的专家围绕“AI+医疗”的机遇、挑战及未来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AI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重大机遇。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施贺德指出,AI在个体化医疗和提升服务可及性上潜力巨大,能快速整合海量信息,如医学影像分析效率远超人类医生。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生命模拟研究中心主任张恒贵提到,医学大模型已在辅助治疗、决策等方面有临床应用,未来通过“原理+数据”双驱动构建数字孪生生命体,可优化手术方案设计等医疗决策。
然而,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面临多重挑战。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强调,监管需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应构建灵活框架,由行业与监管方共同设计规则,平衡风险与创新。责任划分问题引发热议,有提问者质疑“AI诊疗出问题时谁来负责”,希普利认为需建立职业道德框架,明确边界与责任主体,张恒贵则补充称可通过数据溯源、算法追溯等技术手段明确多方责任。
此外,专家呼吁加强跨领域协作。施贺德指出,传统医疗专家与AI专家需加强沟通,才能提升AI精准度、降低风险。张恒贵提到,当前医学大模型存在可解释性不足等局限,需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构建可信、可用的医用大模型。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需通过技术创新、灵活监管和国际合作,推动“AI+医疗”向善发展,惠及更广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