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悬崖造林队”:在黄河生态脆弱区种下万亩绿荫

新华社2025-07-09

正是护林关键期,活跃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的“悬崖造林队”最近特别忙。

黄河西岸,一处斜坡近百米高,坡度近50度,土质松软,人踩上去有些站不稳。队员郝雷拎起锄头,小心翼翼地下到斜坡中间地带,给一棵棵长势苍翠的白皮松掏土、堆坑。另一边,同伴们接好水管,拧开阀门,一股股清流“告别”停在坡顶的拉水车,沿着20多米的管道,渗进了树苗根部。“今年陕北雨少天旱,我们得多浇几次水,争取让每棵树都能活下来。”郝雷说。

“悬崖造林队”成立于2012年,当时听说宜川县要攻克悬崖造林难题,原有的造林队队长王永红主动请缨。“从2004年开始,我们持续在宜川北部旱塬上种树,眼看黄河边的山都绿了,只有悬崖上还光秃秃的,很刺眼。”王永红说,作为宜川人,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让悬崖绿起来,让家乡更美一点,再困难也要干。

36岁的郝雷入队已超过10年,目前是队里植树造林的骨干成员之一。记者上次见到他,还是在2023年的春季。“两年多来,我们‘悬崖造林队’在宜川又种了4000多亩林地,其中1000多亩在黄河西岸。”郝雷说。

6月18日,“悬崖造林队”成员给黄河西岸的树苗浇水。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

6月18日,郝雷(前)与队长王永红提水上山。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

黄河沿岸很多悬崖直上直下,人即便上去也站不稳。跟着队长王永红,郝雷和队员们开始“吊绳种树”的造林探索。年轻的郝雷常常主动揽活,身背树苗,腰间拴绳,人被吊在悬崖间,面朝崖壁挥动锄头,刨坑种树。

为了安全,队员们需用大锤在崖顶打下至少1.5米深的钢钎,将安全绳一头拴在钢钎上。郝雷指着黄河西岸一处垂直高度近两百米的悬崖说:“像那种地方,被吊着下去心里肯定有些害怕,但次数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宜川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腹地,很多悬崖上土层稀薄,刨不出深坑,一米多高的树苗直接种下去,很难存活。在当地林业部门指导下,“悬崖造林队”探索出“垒坑客土造林法”。“没有土,我们背土上山,再从崖顶用绳子吊下去;没有坑,我们在悬崖上就地取材,把石块砸碎垒成石坑。”郝雷说。

6月18日,记者拍摄的宜川县黄河西岸新貌。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

沿着宜川县黄河西岸走,“悬崖造林队”垒下的石坑随处可见,坑里的树苗满身碧绿。“想要成活率高,石坑必须足够大。”郝雷说,“坑越大,需要填的土就越多。种一棵树,平均要往悬崖下吊10袋面粉袋装的土。一旦崖顶上缺土,我们就一袋一袋从山下往上背。”

靠着“吊威亚”,连续13年来,“悬崖造林队”在黄河西岸悬崖、陡坡等水土极易流失的生态脆弱区,累计种下了一万多亩林地。“他们综合运用多项抗旱技术,造林整体成活率在90%以上,有效提高了黄河沿岸生态脆弱区的可绿化面积。”宜川县林业局副局长袁国荣说。

尖刺扎伤、蚊虫叮咬、山石磕碰……常年风餐露宿,队员们咬牙坚持,种树护林慢慢变成了他们的爱好。“小时候,黄河边的悬崖、陡坡上都光秃秃的,看着很荒凉。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这里绿树成荫,心里美滋滋的。”“90后”队员刘延涛说。

如今,队员王江红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飞一次可以运送五六十棵树苗,大大提高了造林效率。“只要还有一寸荒山,我们就会一年一年种下去。”郝雷说,“不图别的,就是想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想给子孙后代造点福。”(记者孙正好、姜辰蓉)

引领聚变,再执牛耳——解析浙江系统化推进乡村片区组团路径

2025-07-10

高管团队“换血”持续,净利大起伏,工银安盛人寿“七最”目标遇挑战

2025-07-10

新华全媒+丨数说“十四五”答卷:这些成就亮眼提气

2025-07-10

抢收水稻、排查隐患……台风登陆后 浙江各地抢险救灾进行时

2025-07-10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今天在山东曲阜开幕

2025-07-10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2025-07-1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

2025-07-10

加力!我国推出新一批稳就业支持政策

2025-07-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

2025-07-10

外交部:希望欧方奉行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

2025-07-10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

2025-07-10

共享“和合之美”——中外人士呼吁以文明互鉴促全球现代化

2025-07-10

CPI同比由降转升 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透视6月份物价数据

2025-07-10

前5个月我国轻工业运行态势向好

2025-07-10

文化和旅游等部门专项整治强迫购物

2025-07-10

整治不良风气!中国科协出新规

2025-07-10

推动车企践行60天账期承诺 这个窗口为中小企业护航

2025-07-10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去世

2025-07-10

神十九航天员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经历与感悟

2025-07-10

速度与未来!世界高铁大会看中国列车如何“领跑”

2025-07-10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2025-07-10

月球样品又有新发现!嫦娥六号揭示月背演化密码

2025-07-10

科学与健康丨1935.3克“月背土特产”再出新成果!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2025-07-10

千年文脉照鉴未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观察

2025-07-10

点赞新疆发展成果 领略文化交融魅力——活力新疆让参访外媒记者印象深刻

2025-07-10

预计2025年突破1万亿元 低空经济未来如何发展?这场大会画重点

2025-07-10

聖若望英文書院與美國國際學校締結「一條龍」夥伴關係

2025-07-09

坪輋路新建臨時喉管周六最後接駁 皇后山區暫停水

2025-07-09

何永賢:本屆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措施 助青年實現置業夢想

2025-07-09

啟德體育園7月9日起陸續開放戶外體育運動設施 供「啟德體育園之友」會員預訂

2025-07-09

陝西秦漢文明考察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分享考察成果

2025-07-09

沙特超級盃門票7月15日開售

2025-07-09

醫學會倡免費接種7種疾病疫苗 增群體免疫力及減重症風險

2025-07-09

智慧、绿色、韧性: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取经”中国城市治理之道

2025-07-09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访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拉纳·米特

2025-07-09

马来西亚媒体:关税政策已沦为美“政治勒索工具”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