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从7月1日起,中国全面进入主汛期。这两天,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2025年主汛期,中国总体呈现“北涝南旱”格局。北方洪涝偏重,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浙江钱塘江和福建闽江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即将到来,各地要做好汛情旱情应对,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北方雨季提前开启 重点地区加强防范
进入7月,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这两天,北方大部和西南地区频繁出现降雨,强对流天气导致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高。随着北方雨季提前开启,天气分析师提醒重点地区和省份要加强防范。
中国气象局天气分析师周丽贤介绍,预计7月上旬,我国的主雨带将位于副热带高压的西侧和北侧,会使得像西南地区到华北、东北一带降雨偏多。预计今后10天,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些地方多降雨。不仅雨日多,而且累计降水量也会比常年同期偏多,局地的累计降水量具有一定的极端性。所以,需要防范城市内涝,以及山区需要防范山洪还有地质灾害的发生,海河流域也需要做好防汛准备。中小河流洪水频发 防汛面临一定挑战
2025年入汛以来,中小河流洪水频发重发。广西、广东、湖南、贵州等22个省级行政区共有31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大部分为中小河流。40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贵州都柳江发生特大洪水。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褚明华介绍,这些地区大部分都处于高山峡谷区,它的特点就是洪水涨得快,退得也快。要加强这一些区域的洪水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北方多地洪涝偏重 坚持旱涝同防同治
2025年主汛期期间,中国总体呈现“北涝南旱”格局。北方洪涝偏重,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海河流域、松辽流域部分河段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浙江钱塘江和福建闽江、新疆中北部等地或将出现阶段性干旱。
褚明华介绍,2025年入汛以来,调度长江、珠江、太湖、海河等流域2663座大中型水库投入调度运用,共拦蓄洪水458亿立方米。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调度水库有效利用洪水资源。警惕突发山洪灾害 确保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应对突发山洪灾害,入汛以来,水利部每天8时和下午6时发布未来24小时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滚动发布未来两小时短临预警,逐日“一省一单”将山洪风险区域及点位发至地方。持续开展山洪风险隐患排查,重点落实施工工区、旅游景区、农家乐、民宿等人员集中地区转移避险方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