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趕人,香港搶人!港科大單日接雙位數查詢

香港文匯網2025-05-25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美國政府本月22日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現有學生必須轉學。雖然哈佛大學成功獲法院頒下臨時禁制令,阻止美國政府撤銷外國留學生在當地學習和工作的合法身份,但事件已引起各界對美國院校自主以至言論及學術自由的擔憂。為此,香港多所大學均表態歡迎哈佛以至其他受美國留學政策影響的優秀國際學生申請來港,為此提供無條件入學、特別獎學金、專設轉學通道等各項措施。主動就招攬哈佛學生成立專責團隊的香港科技大學,在一日間已收到雙位數字查詢,校方正為他們提供個別升學方案及專業建議。多名教育界人士認為,因應現時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環境,招攬精英人才來港,正是香港的新機遇,除了學生外,香港並應利用科研及發展機遇優勢,將更多優秀學者也一併招攬過來,進一步促進學術界發展。

根據哈佛大學統計,2024/2025學年取錄了5,600多名國際學生,佔總學生人數逾四分之一,中國留學生屬最大的留學生群體,有1,339人,包括57名香港學生,其餘是加拿大、印度、韓國等地的留學生。

港科大前日率先向哈佛在讀的國際本科生、研究生及已獲錄取通知者發出公開邀請,歡迎他們加入港科大繼續學業。校方承諾會優先處理這些學生的入學申請、學分轉移及定制支援,包括簽證協助與住宿安排,確保他們順利轉學。

港科大協理副校長馮志雄昨日受訪時表示,一日內已收到雙位數字的查詢,不少國際學生對美國政策感到憂慮,而港科大會繼續推進有關安排,並有專人提供協助,又透露有港科大畢業生原擬前往哈佛大學修讀博士課程,亦會獲港科大博士課程取錄。由於香港是國際化的城市,而港科大國際學生比例是各院校中最高,故對哈佛學生而言有吸引力。

●香港文匯報本年一月開始刊載「香港高教世一」系列報道。

港科大發言人補充,校方正依據每位查詢學生的具體情況,提供個別升學方案及專業建議,又指此項決定源於理解學生面臨學業中斷的憂慮及不安,旨在協助他們維持學術連續性,並促進現有或即將入讀課程的順利銜接。

事實上,香港對世界各地青年學生吸引力正持續上升,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數據顯示,本港八所資助大學由資助學士學位至研究院課程,過去7年的非本地學生便由1.81萬人增至2.66萬人,增幅達47.5%。

嶺大準備好迎接各地留學生

本身是哈佛大學校友的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姚祖輝表示,他收到哈佛通知,認為美國政府的行動不合法。哈佛的留學生來自約140個國家或地區,他們對大學的文化和傳統有幫助,校方會為這班留學生提供所需協助,呼籲校友無須擔心。

他特別提到,香港要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需要積極搶人才,以推動自身的發展,尤其在目前國際政治環境下,美國明顯排斥來自內地的留學生,故留學生要取得簽證留美工作非常困難,適逢香港要發展北部都會區,也有粵港澳大灣區等發展優勢,正可透過不同計劃招攬精英人才來港,這正是香港的新機遇。

議員:港中西交融適合國際學者學生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美國政府的有關措施,對哈佛及美國自身都將帶來沉重打擊,但這一變化對內地及香港而言,卻是利好發展的機遇,「香港可趁機吸納因政策受阻留學的優秀人才,助力科技發展。況且香港的大學擁有完善的研究計劃及發展機遇,而且背靠祖國,受惠於國家崛起帶來的經濟環境,這些都是吸引國際人才的優勢所在。」

黃錦輝認為,哈佛作為全球頂尖學府,過去以開放的招生政策吸納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如今若因政策自我封閉,肯定會削弱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哈佛的國際學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華人,他們熟悉美國的生活方式,而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恰好能為他們提供適合的環境,故香港可趁此把國際學生及學者也一併招攬過來。

他又留意到,過去幾年,部分香港學生的學術交流活動已受到影響,包括赴美參加訪問、學術會議及交流等的計劃亦因簽證不獲批而被迫取消,「一些博士生原本計劃赴美深造,但因無法獲得簽證而轉向香港。」這同時也為本地學術界帶來更多機會。

東西方橋樑優勢凸顯 港吸引海外生升學勢頭增

(記者 高鈺)美國政府近月以不同手段針對國際學生,除了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外,近月又取消逾千名國際學生的簽證。就美國的一系列排他舉措,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早前表示,受地緣政治環境影響,海外學生轉赴香港升學的趨勢顯著上升,為香港迎來新機遇;香港高等教育具高質量的教學、強勁的基礎研究、廣闊的國際聯繫,及與內地的堅實合作,構成雄厚實力和巨大影響,形成香港引以為傲的「金字招牌」,也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港五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大

香港院校的國際聲譽與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其中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有七所大學上榜,其中六所排名上升,整體進步率為71%。當中五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大。港大在全球排名第17位,在亞洲排名第四。而香港也是全球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2025年度全球最國際化大學名單中,本港大學更是囊括前四名。分析指,香港憑藉其作為「東西方橋樑」的長期優勢,加上近期學術交流限制、地緣政治變化,使香港在吸引全球人才和促進跨境合作方面繼續保持優勢。

雖然港校相比美國最頂尖大學整體實力仍稍有不及,但多個學科領域及課程的實力毋庸置疑,香港文匯報早前推出了「香港高教『世一』系列」,介紹香港高教「世一」表現,其中,香港科大和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合辦的凱洛格——港科大EMBA課程,於《金融時報》EMBA課程百強榜中12度獲評為全球第一;香港大學於2024/25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也獲評全球第一;香港理工大學的旅遊休閒管理學科在上海軟科「2024世界一流學科排名」(GRAS)中連續8年蟬聯全球榜首等。這些都體現了香港高校的學術及國際化實力,加上多元化、開放的學術環境,以及與世界無縫接軌的資源配置,對很多學生而言都是非常大的吸引力。

特區政府政策配套助力多元化

特區政府的政策配套也是一大助力,包括2024/2025學年起將八所資助大學非本地本科生的招生比例倍增至40%,讓大學取錄內地及國際學生人數及質量上均有所提升,擴大香港於國際教育領域的影響力。此外,有關「北都大學教育城」規劃、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名額、放寬非本地生在港從事實習和兼職工作的限制,及延長非本地畢業生逗留期限至兩年等,均令「留學香港」變得更加吸引。

相關閱讀:

簽證遭「凍結」 哈佛學子:校方勝訴也不保證可入學

責任編輯: 梁存希

一毛不能少 特朗普拒绝削减万亿美元军费预算

2025-05-25

经济热点问答丨美方威胁对欧盟征收高关税意欲何为?

2025-05-25

专访|哥伦比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哥中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访哥伦比亚对外大学教授莉娜·卢纳

2025-05-25

“布隆迪迈向光明未来的重要一步”(新时代中非合作)

2025-05-25

是否用了翻译?俄乌突然爆发激烈争执

2025-05-25

美欧关税战若升级 德国或面临2500亿欧元损失

2025-05-25

美国关税大棒下 欧洲多行业恐陷生存危机

2025-05-25

米价居高不下 日本新农相承诺投放低价储备米

2025-05-25

不研究的“学者”、不观光的“游客”,国安部起底间谍N副面孔

2025-05-25

中华传统文化走向海外 多国举行赛龙舟活动

2025-05-25

今年前4月全国累计生产原煤15.85亿吨

2025-05-25

绿电占比达98%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

2025-05-25

文化强国建设谱写时代华章

2025-05-25

文化中国行丨悠悠清音越古今 他们让黄梅戏越唱越“年轻”

2025-05-25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是增,是稳,还是降?”

2025-05-25

安徽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工被开除党籍

2025-05-25

镜观·回响|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2025-05-25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2025-05-25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李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25-05-25

展现魅力 激发活力

2025-05-25

中外專家籲盡快推動香港加入RCEP

2025-05-25

夏粮主产区即将迎来大规模机收 多种农机具大显身手

2025-05-25

智能化设备助力煤炭行业加速向清洁化、高效化转型

2025-05-25

9旅遊熱點港味濃 內地客撐景點收費:最緊要值回票價

2025-05-25

一大批高校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亮相高博会

2025-05-25

2025-05-25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收逾1200宗申請 料吸資逾370億

2025-05-25

【文博会观察】AI展区惊艳亮相 未来科技触手可及

2025-05-25

习近平向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致贺信

2025-05-25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

2025-05-25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 「護國安 守交通」嘉年華隆重登場

2025-05-25

六合彩端午金多寶 5.29 攪珠 估計頭獎達$5,000萬

2025-05-25

33歲男子屋邨電錶房燒炭送院亡

2025-05-25

百舸争流迎端午 各地龙舟赛陆续开赛

2025-05-25

习近平向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致贺信

2025-05-25

(有片)北京科創公司到港取經 自動駕駛技術成功出海進軍中東

202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