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据美联社消息,美联社独家获得的一封内部信件显示,以色列迫于国际压力,正考虑调整对加沙地带的援助政策框架。
根据这份信件,非粮食类援助物资可能交由既有国际组织负责,而粮食分发则将由受美国支持、以色列认可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GHF)主导。
此方案或标志着以色列放弃对全部援助的全面管控,但其构建的"双轨制"仍面临多重质疑。
援助责任重新切割
信件显示,GHF承诺将医疗用品、住房材料等非粮援助交由联合国主导的现行体系处理,但坚持掌控粮食分配权。
该基金会负责人杰克·伍德承认:"我们缺乏独立管理分发的技术与基础设施。"尽管如此,GHF计划在加沙南部建立配备武装私人保安的配给中心,一个月内扩展至北部。过渡期间将允许与原系统并行运行。
多方质疑机制隐患
尽管希望工程等部分组织对非粮援助回归表示欢迎,但国际关怀组织(CARE)等主要机构指出,GHF方案可能迫使巴勒斯坦人向配给中心大规模迁徙。
挪威难民委员会直指以色列作为冲突方不宜介入援助分配,强调此举破坏"人道主义中立原则"。联合国此前已拒绝以方提案,警告其形同"将粮食武器化"。
透明性争议持续发酵
GHF背景成谜加剧舆论担忧——该机构由退役军官及安全承包商运营,以色列虽否认对其控制,却未能说明其1亿美元资金来源。
日内瓦倡导组织TRIAL International正推动瑞士当局监控这个注册于该国的基金会,质疑其运作合规性。
GHF发言人坚称武装安保系"必要防护",且遵循人道原则。
加沙陷结构性危机
目前加沙230万人面临饥荒高风险,以军持续封锁致粮食药物严重短缺。
尽管国际社会持续施压(包括美国罕见批评盟友),以色列仍强调哈马斯"系统挪用援助"的指控,不过联合国数据显示重大挪用证据缺失。本轮政策调整被观察家视为应对舆论压力的有限让步。
自2023年10月冲突爆发至今,加沙死亡人数已突破5.3万(含未区分战斗人员)。
随着GHF机制即将落地,如何平衡安全关切与救济效率,仍是以色列与全球援助机构角力的核心议题。
责任编辑:金文